不要有太多的欲望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人的心理后发现,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有欲望且有私心的。我们说某个人无私,也并不能表明这个人就完全没有私心,只是他(她)在道德和理性的指导下,能够更多地替别人着想,而放弃自己的一些东西。客观地讲,“私心”是人人皆有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确实是有事实根据的。

大思想家荀子曾说:“人生而有欲。”

欲望与人的生命一样是与生俱来的,人的一生都为欲望所纠缠、所苦恼。欲望本身无可厚非,只是欲望的层次和道德的境界不同而已,关键在于对待它的态度。有人肆意妄为 ,有人恪守规则。这世界上值得我们追求羡慕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欲望是生命运动的动力,没有欲望,就不会有需求,没有需求,就不会有发展,所以人的欲望也就没有止境。但是也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回头,要有所自律,有所节制。不然,欲望发展成为贪婪,就会在欲望中沉沦,迷失方向。

“人到无求品自高,人无所求则不阿。”做到对一切名利无动于衷,就是真正的最高的定力。有所欲求,何得刚正?

曾子也说:“求于人者畏于人。”

真正要做到“君子坦荡荡”,养成“弃天下名利如敝屣”,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一个概念。“无欲”不是指一点欲望也没有,像个木头人或非出家不可,而是说不该有过分的欲望——贪欲。没有贪欲,就可以做到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至大至刚。

而一旦有了贪欲,不是“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就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刚毅呢?

在“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的时代,贪污欲望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其根源和背景固然是相当复杂,但从贪污欲望者个体的情况来看,无一不是因为欲壑难填而造成的。不管你职位有多高,资历有多老,一旦陷入贪得无厌的欲望之中,就会成为金钱和物质的奴隶,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身败名裂,还有什么刚毅可言呢?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反腐倡廉也就是节制贪欲。

当然我们也不提倡禁欲主义,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

晋代陆机《猛虎行》有云:“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阴。”这讲的就是在诱惑面前要保持清醒,懂得放弃。

以虎门销烟闻名中外的林则徐,便深谙放弃的道理。他以“无欲则刚”为座右铭,做官40年,在权力、金钱、美色面前做到了洁身自好。

他教育两个儿子“切勿仰仗乃父的势力”,其实这也是他本人处世的准则:他在《自定分析家产书》中说:“田地家产折价三百银有零”,“况目下均无现银可分”,其廉洁之状可见一斑;他终其一生,从来没有沾染拥姬纳妾之俗,在高官重臣之中实属罕见。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需要有一种放弃的清醒。其实,在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今天,摆在每个人面前的诱惑实在太多,特别是对手握重权的人来说,可谓“得来全不费工夫”。这就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勇于放弃。

如果抓住想要的东西不放,甚至贪得无厌,就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压力和痛苦,甚至将自己已有的成功也一并毁掉了。

人生是复杂的,但有时又很简单,甚至简单到只有取得和放弃。应该取得的完全可以理直气壮,不该取得的就应该毅然放弃。取得往往容易心地坦然,而放弃则需要巨大的勇气。若想把生命之舟驾驭好,每个人都面临着一个永恒的课题:学会放弃!

对于我们平庸之人来说,能怀有一颗本分善良的心,淡泊名利,对人宽容,对生活不挑剔,不苛求,不怨天尤人,富不行无义,贫不起贪心,就是智慧。

人要生存,就需要满足最基本的需求,但又不可贪得无厌,因为人生所追求的不仅仅是最基本的需求,也就是不可存太多的贪欲,否则便真会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荀子   刚毅   欲望   贪得无厌   贪欲   万劫不复   私心   家产   名利   美文   清醒   面前   金钱   需求   东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