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里的观念:悟空,即忘掉自己,与万物融为一体!


《心经》里的观念:悟空,即忘掉自己,与万物融为一体!

心经

在修习《心经》之前,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实有存在的;修习之后了解到事物的本质是空性的,一切都变得更真实。但并不是实有,都处在无时无刻的变化之中,也就不那么执着了。

修行的目的是为了修正我们之前错误的行为并最终忘掉自己,与万物融为一体。当我们忘掉自己,即以“无我”状态与万物融为一体时,便就会成为客观存在的真实活动了。了悟了这个事情,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将再也没有任何烦恼了,即如《心经》所言:“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以这样的修行,我们就可以毫无烦恼地尽情享受生命的每个当下,每个精彩的瞬间,自利利他,自在圆满。【体悟:从0到1的妙用,从1到0的智慧 】

《心经》里的观念:悟空,即忘掉自己,与万物融为一体!

心经

生活在现代大都市,有的时候为了充实自己,我们总是试图让自己忙碌起来,以至于让自己显得不那么空虚。其实,与其参加各种应酬,或者上各种的课程,收集一大堆知识,工作也常常是应接不暇,都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倒不如反过来把自己的心清理干净,反观自省。因为我们的心一旦清干净了,真正的知识与学问就是我们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也都只是与其相应,同频共振罢了。因为“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在生活、工作中的一刹那一刹那地以“空性”观去发现一些相当新颖且不同的东西都是属于我们心灵体证的真实觉受。我们常常有种觉受,即清晨早起散步,远观景色往往都会心旷神怡,这是因为一天当中在清晨是我们的心灵最清净的时候,还没有被“琐事”污染。倘若心上有染,以不清静的方式观察或待人接物,往往会带着我们以往的成见即“有色眼镜”看世界、观他人,那这样我们将永远无法如实地以万物的本来面貌去认知和欣赏他们的美妙之处。

《心经》里的观念:悟空,即忘掉自己,与万物融为一体!

秀色风景

没有体验到“空性”真实的存在或者妙处,便不得自由,更无智慧。因为无始以来的习气业障,所见即成见,成见即束缚,深深掉入“认知陷阱”,陷入“生死轮回”的无限循环当中。这就是为什么陌生人第一次印象深刻的见面,往往在第二次再见时以第一次为根据,第三次又有前两次为补充认知,殊不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每个个体都不停地在变化的,内心或心境也不一样。如果不以“空性”观重新认知,我们就很容易被以往自我的成见所束缚,这就是为什么常有人会说“经验主义害死人”。倘若第一次见面,他人有意使用障眼法来欺骗,那最后往往自己会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甚至痛不欲生,这就是“庞氏骗局”常常使用的手法。

《心经》里的观念:悟空,即忘掉自己,与万物融为一体!

经典智慧

如果我们常以一颗清净的心来阅读或聆听圣贤经典,就会把这些当成我们已知道的事情,并坦然接受他们,这就是所谓的“空性”或“全知”,也就是无所不知,即孟子说:“万物皆有备于我。”

老子也说:“万物负阴而抱阳…损之而益,益之而损”,所以我们常以为一无所有时,可事实上却是“万物皆备于我”;我们总以为自己拥有一切时,可实际上却一无所有。如果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出自于“无”,即“悟空”,那我们将会拥有一切,因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便是“空”的妙处。

《心经》里的观念:悟空,即忘掉自己,与万物融为一体!

保护地球的心

万物的阴阳变化也只在于我们的那一颗心,一颗柔软的心【修炼一颗柔软的心:体悟生命中永恒的乐章 】,一颗清净心【修炼一颗清净心:心道合一 】,一颗体悟入道的心【得到:真的得"道"了吗? 】,失去了这颗纯碎的心,我们也就失去了认知真相的本体,失去了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心经   万物   妙处   成见   清净   美文   悟空   认知   柔软   清晨   刹那   以往   干净   观念   烦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