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愤怒有时是力量,有时候也会刺伤自己和他人

1

抱歉昨天没更新,今天补上。

前两天身体不适,以卧床为主。今天感觉好多了。

前天晚上,被疼痛弄得大半夜没睡着,但心情并不烦躁,因为反正也无能为力,默默在躺着,忍受;昨天好了一些,起码觉得趴在床上是舒服的,也不逼自己做事,因为虚弱。人的身体是脆弱的,即使意志力强大也不行,会受制于肉体。

需要动用意志力的时候,我会坚韧不拔,当年在全职工作中,有很多这样的时刻,比如有次分公司同事请我去给他的客户做培训,我当时咳嗽得厉害,硬撑着去了,培训结束后回到家里就一头栽到床上,剧咳、发烧,煎熬了两天才好,其实那个事情不是我的本职,纯帮忙。

现在不需要这样动用意志力,所以会纵容自己一下。

没胃口,没气力进行正常的运动,都不勉强自己。

身体分数从前几天的91分下降到86分,但也不着急,因为过后会恢复正常锻炼和饮食,分数可以回升。

做一个“强”的人,但容许自己有“弱”的时刻,在弱的时候,不呼天抢地到处诉苦,默默消化就好。

而且,歪在床上读书,累了就闭目休息,其实也好。

2

我对于社会事件的关注,是早在银行工作时就开始了。

那时候在信贷科工作,为了提高我们的法制意识,不要走上经济犯罪的道路,行里订了《法制日报》,要求我们每天阅读,这可不能说是“喝茶看报纸”那么轻松,因为有时候还要讨论。

从中了解到形形色色的案件,有些案子匪夷所思,有些,无能为力。

我记忆特别深的一个事件,是夏天,几个孩子去游泳,有一个孩子被另外的孩子推下水去淹死了,那几个孩子说:“我们不过是和他开玩笑啊!”

孩子还小,未成年不能入罪,但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被以玩笑为名,致死了,而且,害死他的人,不觉得自己有问题。

当他们长大以后,会悔悟吗?

也许会。

也许是:“咳,那时候我们小,什么都不懂,就是开个玩笑罢了。”

怎么办?法律上不能追责,道德的谴责,也许没用。

我因此而有深深的无力感。

于是我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做信贷八年,深感信用体系有多么重要。那时候银行系统还没有联网,不少企业都是在多家银行贷款,彼此不通气的情况下,收贷很难,后来人行要求实施贷款证制度,虽然是手工填写,但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不过,也只是从源头上控制一下贷款审批,已经放出去的贷款,收起来有多难,我每年到年底的时候,有切身体会。

于是我对个人信用特别重视。我的个人信用,没有任何污点,所以在买房贷款的时候,也非常顺利。

很多事都是如此,我没办法要求别人,但是,至少可以管束住自己。

因为问心无愧,行止有度,所以,别人怎么骂我,我也都置若罔闻。

3

我非常理解和心疼那些因为被骂而受到伤害的人,包括许敏在内。

我也曾经经历过那个阶段,会因为被攻击谩骂而哭泣,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遭受这些。

记得很多年前,有个人给我发信息,让我帮他推广自己开发的软件,我很认真地去研究了,但觉得软件很一般,又怕自己的判断不够准确,于是找了一位朋友帮忙一起看,那位朋友自己也是开发高手,对我说那个软件是真不行,于是我就拒绝了。然后,那个人就开始了对我坚持很多年的谩骂,什么“变态”啊、“更年期”啊,怎么难听怎么来。

我始终不回复,因为觉得回复是掉价。

我也在慢慢地修炼,不断提高自己的承压能力。

没帮过的人,骂自己,情有可原。

帮过的人,骂自己,我后来也能坦然面对了。

那个人是我和秋叶都很器重的,但因为一件事情,他开始骂秋叶,我看着,也不替秋叶辩解,等着轮到自己的一天。

然后有一天,他开骂了,还特意爱特我。

我去瞄了一眼,倒是惊奇地发现,之前骂我的那个人,给他的微博留言,说早就发现我的真面目了。大概是经常搜索我的名字吧,所以发现了有人骂我,立刻觉得志同道合。

我觉得挺好笑的,因为这两个人会师了。

我还是置之不理。

有一本书我很喜欢,叫《学会站着睡觉》,里面有一段谈到真人和一般人应对风雨,真人是在风雨中隐形,让风雨透过去,让风雨带来的影响最小化,而一般人不懂得,所以被风雨淋湿。

我一直修炼自己成为“真人”。

而要成为真人,专业能力,至关重要。

专业能力,是在某个专业领域内真正的影响力,要用实战经验、工作成果、专业论文、专业书籍等证明,这是可以超越年龄、岁月、无谓骂战的东西。

储殷教授被黑子举报到单位,也无所畏惧,说我不是靠流量吃饭的人。

黑子们是体会不到这点的,他们只会盲目攻击,以为只要举报到单位,就能起到打击人的作用,有些时候是有效的,比如对许敏这样的公职人员,但对于专业人士,是无用的,因为单位也需要专家,并不会因为社会人士的几通举报电话,就驱逐专家出门。

这个社会,饿不死专家。

我早就想过了,如果因为参与社会事件的讨论、为正义发声而被所有平台封号,那我就专注于线下的事情就好了,日子还更清静呢。

很多非专业人士不明白,系统无处不在,社会是系统,每个人,其实也都是一个系统(内含无数小系统),各种内忧外患、喜悦欢乐,都是考验,检测出系统是否存在漏洞,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义所在。

人有七情六欲,有本能,之所以要学会控制或者顺势,也是缘于修补漏洞的必要:愤怒有时候是力量,有时候会让事态向更坏发展,理性和冷静,可以更好地看清正在发生什么,预判未来可能发生什么。

口舌之争,可以逞一时之快,但也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而有时候,人会因为情绪、因为口舌之快,而忘记了最重要的目标。

这就是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4

管理情绪,并不等于让情绪不要发生。

我也会愤怒,很多人都因为社会事件而愤怒,正是因为愤怒,所以会形成巨大的力量,如果人人面对不公、面对罪恶,都哈哈一笑,那么,罪恶将因被包容而更加肆虐。

但我们要学会控制愤怒的走向。

不要让愤怒成为烧毁了自己和他人的火。

我也会悲伤,特别是被关注我的人误解的时候——是的,是悲伤,不是生气。因为知道达不到对方的要求,就建议取关,因为相信对方不是恶意,就愿意去解释。

但是,也非常累。

很多时候,好意难当,恶意难挡。

一位读者发私信希望我不要谈姚策,我拒绝了。

情绪管理:愤怒有时是力量,有时候也会刺伤自己和他人

(请注意15:32发的那段是这位读者发给别人的信息,不是骂我,这点,不要引发误会。以上私信没有暴露任何个人信息,为了保护个人信息甚至连一并隐去了被怼的黑子的名字。如当事人仍认为有侵权嫌疑,我可以公开道歉。)

我为什么拒绝读者的要求?

关注的人达到一定量的时候,要求往往是不同的,所谓众口难调。

有人要求我不要谈姚策,有人要求我不要谈郭威,也有人要求不要带货,还有人说不要翻旧案,有人觉得我的语言风格不够犀利,建议我的用语要改变一下,我会认真地解释:

当事人采用了“遗孀”这个词,就照用,既让当事人无话可说,也有反讽的意思,所以请问:我用错了吗?

我希望自己的文字经得起法律检验,不能以要真相的名义,去做违法的事。是以,当我接到一些投诉的时候,也会认真地反省。不怕坐牢是一回事,因为不懂法而坐牢,是另一回事。

这也是我对很多恐吓并不在意的原因,因为我相信自己的行为并没有触犯法律,而那些虚张声势的恐吓,倒真证明了他们不懂法,或者知法犯法。

5

我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样的人?我清楚地知道变化轨迹和思想源头。

比如我喜欢米兰•昆德拉的《不朽》,有一处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有一点似乎可以确定:在一条沉船上,如果要拼搏才能登上救生艇,那么父亲宁愿提前接受末日的审判。”

我能够确定,在那样的情况下,我也会放弃拼搏,安静地沉入水中。

很多人奉行“好死不如赖活着”,所以,小说中阿格尼斯的父亲,以及我这样的人,他们是无法理解的。

因为有不妥协而赴死的决心,所以在活着的时候,恰恰能够有自己的坚持,“赖活着”往往会有极强的包容心,凡是影响到自己活着的因素,都可以忽略,愿意“好死”的人,有强大的信念感,更愿意世界是清明的、干净的,活着的时候愿意为之奋斗,而当发现达不到的时候,宁愿死,也不同流合污。

昨晚,虽然身体还不舒服,但是也还是努力去做些微量运动。走在静寂无人的街道上,心里有深深的感动。

情绪管理:愤怒有时是力量,有时候也会刺伤自己和他人

那种童话般的氛围,那种直沁心底的安宁,都让人发自内心地感慨:这个世界,是多么美好啊!

情绪管理:愤怒有时是力量,有时候也会刺伤自己和他人

所以,必须去守护它,建设它,而不是破坏它。

必须去和破坏这个美好世界的邪恶力量斗争!

我们小区里,有很多可爱的小朋友,他们天真无邪,经常在楼前的空地上活动,有的还小,被抱着或者放在婴儿车里,无邪的脸庞和笑容,如同天使。其中有一个小女孩,胖胖的,笑起来脸上有酒窝,特别喜欢她,看到她的时候总会微笑,她也对着我笑。有时候很想抱抱她,又觉得唐突,觉得能够对着她笑就够了。

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希望他们是在安全、温暖的环境里长大。我不认识他们,但是作为一个成人,我有理由去保护好这个环境、把环境建设好。并不是,因为我自己生了孩子,我才有动力去建设这个世界。

我不是佛教徒,但懂得“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涵义。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愤怒   情绪   黑子   秋叶   意志力   美文   当事人   贷款   风雨   身体   力量   事件   孩子   社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