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旅如何发展?资源、设施不能少,产业联动最重要

文化和旅游的结合与产业贴合有所不同,文化是拥有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在事业和产业上拥有双重性质。把旅游和文化放在一起,从而形成文旅产业链。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只有非常少的精华文化才能够成为经济资源,从而才能够形成产业,构成产业与产业的关系,或是内容与平台的关系,或是灵魂与载体的关系。下面以广西百色市田林县文旅融合发展为例:

1、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的资源基础

西部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均比较丰富和独特,从资源的特性和内涵来看,西部民族地区多元独特的民族历史文化是其他一些东部发达省份所不具备的,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垄断性。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省区,拥有大量的特色的文化资源、原生态的大自然,从而构成了广西特色文化。

乡村文旅如何发展?资源、设施不能少,产业联动最重要

2、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基础设施状况

基础设施状况是影响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它与旅游的六大基本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密切相关,同时也决定着区域旅游的品质。近年来,西部民族地区各级政府按照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配套发展的要求,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在构筑旅游大交通、提升城市旅游功能、改造旅游景区基础设施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使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硬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初步建立起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旅游基础设施体系。

3、田林县文化与其他产业联动发展

这些年,田林县积极适应社会发展新要求、群众需求新变化,积极建设文化工程,推动了文化旅游的发展。大力挖掘了壮剧文化、瑶族文化、汉族文化等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通过一些民族节日,大力开展有本地特色的民俗活动,传承特色的民间文化遗产。同时,大力推动如壮剧节、瑶族铜鼓舞等具有当地特色的精品项目、乡下体验旅游项目。

乡村文旅如何发展?资源、设施不能少,产业联动最重要

4、近年主要文化活动及数据

2018年“吼敢”壮剧节片区壮剧展演演出共83场,其中壮剧展演72场,原生态山歌2场,观众人数约9.2万人次;县城壮剧节共开展演出24场,其中壮剧展演20场,开幕式晚会、原生态山歌表演、专场歌会、闭幕式晚会等共4场次,观众人数约6.8万人(其中:外来旅游人数约1.2万人,促进各项经济收入约1320万元)。据悉,2018年全县旅游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实现旅游综合总消费11.47亿元,增长34%。

2019年,壮族祭瑶娘民俗活动规模盛大,主要开展的祭祀活动内容有:祭祀表演、山歌对唱、瑶族祭祀舞《盘王舞》。活动吸引广大游客前往参加的游客近0.6万人,促进各项经济收入约112.7万元,此项活动对宣传民族团结、民族和谐、民族共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019年,田林县特色民俗活动,如利周的回娘家、旧州的龙吼圩、定安的销正月等活动积极开展,吸引广大游客前往参加,每个活动约有观众和游客1.5万人次,共促进各项经济收入约1620万元。

乡村文旅如何发展?资源、设施不能少,产业联动最重要

文旅融合的核心理念:“旅游是载体、文化是灵魂”。北路壮剧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田林县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使其凭借文化影响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如壮、瑶、苗族手工民族服饰等。对传统壮剧,田林县一方面注重原真形态的展示,另一方面通过编排,使其成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效益的文化旅游节目。田林县各乡不同少数民族积极开展特色民俗活动,吸引外地游客充分体验民族风情。田林县利用具有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民俗活动与旅游业结合,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从而达到乡村振兴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田林县   瑶族   产业   资源   山歌   广西   祭祀   美文   民俗   基础设施   乡村   设施   游客   特色   西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