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全面对接大湾区,跟上广东步伐,产业崛起才是王道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中西部地区引进行业转移带来了重大机遇。广西属于后发展欠发达地区,也是革命老区、边疆地区,近些年抓住发达地区“腾笼换鸟”之机重塑行业发展格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目前来看,广西“借力发展”并不顺利,大多地市行业定位雷同、低水平重复建设、优势行业不突出、新兴行业接续不足、行业低端低效、资源环境形势趋紧、核心技术未突破等一系列问题仍然存在。广西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放创新,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精准对接,加快推动行业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西全面对接大湾区,跟上广东步伐,产业崛起才是王道

一、依托地区特色,完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

目前,广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平台载体在体制机制方面缺乏统筹规划,现有的吸引行业转 移落地的政策优惠程度要低于周边省份,各地园区没能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实现错位发展。比如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仍停留在两地市县的低层次合作上,东兴、凭祥等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在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方面没有实质性突破。建议研究出台更加优惠的行业转移落地政策,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市不同的功能定位、建设秩序、资源配置等实施差异化的行业引进转移策略,引导各地市优先引进特色优势行业,避免一拥而上、同质竞争。此外,完善现有合作平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平台引进行业转移的优势作用。科学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将本地行业与引进行业相结合,通过学习区外创新思维和引进先进技术,打造广西本土具有品牌效应的特色行业。

广西全面对接大湾区,跟上广东步伐,产业崛起才是王道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畅通行业引进联通渠道

目前广西至粤港澳大湾区的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多式联运物流体系不健全、运输和 物流效率低,沿海城市暂未开通通往粤港澳大湾 区的铁路,西江水道联运衔接不畅,港口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成本费用高,飞往粤港澳大湾区的航空班次较少,这些都制约了广西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行业引进合作。建议加快推进南宁—玉林— 深圳、柳州—肇庆—广州、合浦—湛江等东向客 运铁路和粤桂高速公路省际通道,梧州、贺州、玉林、贵港、钦州、北海之间的陆上、水上、海上、空中4类通道的综合交通网的建设,抓紧研究推进广西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城际网建设,以 “高铁+地铁”的方式快速提升广西与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城市间的交通便利化水平;重点加强广西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信息通道建设,在数字经济领域与粤港澳大湾区加强交流合作,畅通引进行业转移的第五类通道。

广西全面对接大湾区,跟上广东步伐,产业崛起才是王道

三、 创新行业引进路径,优化行业资源布局

长期以来,广西引进行业转移缺乏对地市引进基础及行业关联性的深入研究,引进的部分行业属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且各地市过分强调高技术、先进性、创新性 的行业引进,导致引进行业在本地“水土不服”。建议深度研判引进地的行业引进基础、规 划、趋势以及行业关联性,走创新、绿色、科技引进路径,避免陷入“矿竭城衰”的发展怪圈。 加强与广东的全面对接,避免出现两地政府对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行业冷落的同时对低耗 能、高收益行业热情过高从而导致重复建设、资 源浪费的现象。谋划行业转移专项政策支持,拓展与升级引进地的行业链条,发挥规模效应、区域效应和乘数效应。

广西全面对接大湾区,跟上广东步伐,产业崛起才是王道

四、促进行业协同发展,降低行业引进的成本与风险

广西全面对接大湾区,跟上广东步伐,产业崛起才是王道

目前行业引进过程中重点行业与重点企业的 选择还没有说服力较强的指导性理论,引进地在选择引进行业和企业时,很大程度上需要在具有信息不对称性、不确定性的环境中作出选择,这势必会加大引进地的风险与成本。建议建立桂粤信息共享平台,完善信息共享机制,降低引进地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成本与风险。延伸行业链、增强行业之间的关联性,降低由此带来的市场风险。坚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建立行业引进的相关制度与运行环境,以降低引进地的制度成本、风险成本、交易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广西   试验区   关联性   地市   广东   王道   美文   步伐   效应   体制   通道   机制   成本   风险   建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