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本质:多数人的失败,皆因不懂得真正的思考

思考的本质:多数人的失败,皆因不懂得真正的思考

亚里斯多德说,人类是“理性的动物”,而理性需要思考来实现,可见思考是人类的本质特征。

现实中,始终保持理性思考的人少之又少。有人想得多做得少,有人做得多想得少,一般情况这并无大碍。

但是,如果平时不常思考,一旦碰到大事,你就会非常痛苦,生怕考虑不周全,会带来无法弥补的后果。

以下,有道君尽量通过精简的文字,给你分享看透事物本质、洞悉现象的底层规律、以及思考复杂问题的方法论,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思考的本质:多数人的失败,皆因不懂得真正的思考


01 人类思考的两个重要特征

首先,思考和行动本来是一件事。

思考与行动的关系,好比知和行的关系,是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

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王阳明说的这个“知”虽然指的是良知,拿来形容思考和行动的关系也很贴切。

从日常实际来讲,你很难把思考和行动截然分开,深入思考就是行动,有效行动便是思考。所以,先思考再行动或者先行动再思考,都是值得商榷的。因为,人的行动总是受到以往认知的局限,而认知又是对行动的反思。

把思考和行动割裂开,就会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悖论中,永远无法破局。

所以,只想不做只是无效的思考,只做不想只是无效的行动,这都是在做无用功,都是在耗费生命。

思考的本质:多数人的失败,皆因不懂得真正的思考

那为什么很多人都不喜欢思考呢?

这就要说到人类思考的第二个特征,不愿思考是人类的天性。


雷军说过,很多人习惯用战术上的勤奋去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这里的战略,正是执行层面的高维度思考。可惜,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绝大多数人愿意做任何事。

不愿思考这件事,也怨不得别人,只能怪我们自己。

人类的本性就是趋易避难、即时满足,进化早把节能写在我们的底层密码中。


思考的本质:多数人的失败,皆因不懂得真正的思考

但是,那些站在智慧高峰的人,他们是如何打破天性进行深入思考的呢?

想看清事物的本质,就需要用更大的框架、更广阔的视角、更高的维度,就要站到更高的山峰。但话又说回来,我们永远是站在某座山上,所以永远不可能真正地看清本质,思考只不过在现有条件下,尽量接近本质而已。

接下来,有道君将从三个方面带你了解思考的本质。

那么,你如何进行本质思考呢?包含三个方面,分别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是什么——事物的根本属性

为什么——问题的根源和底层逻辑

怎么做——如何解决复杂问题。


02 是什么:事物的根本属性

思考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需要搞清楚思考对象的根本属性:也就是这件事之所以成为它的根本原因,具体来讲有三个方面。

一是能够给出清晰的定义。比如我们说战略就是“选择,刘润给零售的定义是“把最终付钱的“人“(消费者)和“货”(商品)连接在一起的场,丹尼尔.戈尔曼给情商下的定义是一个人管理自我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能力。

二是能能够给出精确的简单类比。类比的关键在于指出共同点中的不同点,比如我们开头指出,亚里斯多德说“人是理性的动物”,他把人动物进行了精确简单的类比,说明了人和动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别。如梁宁说“愤怒本质上就是一种恐惧。”这些都是精确的简单类比。

最经典的类比,莫过于周恩来总理给外国人解释《梁祝》的时候说的,“《梁祝》就是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三是打出精妙的比方。雷军就把小米的生态比作烤红薯。小米手机的影响力很大,所以雷军利用这个影响力的辐射,卖起了毛巾、床垫等日用品。正如一个热气腾腾的炉子,除了用来煮饭,还可以利用余热,在旁边放一些红薯。

这个类比直击本质、精妙绝伦。

当你用这三种方式思考的时候,你就是在进行本质思考。

思考的本质:多数人的失败,皆因不懂得真正的思考


03 为什么:问题的根源和底层逻辑

除了事物的根本属性,我们还要思考问题的根源和底层逻辑。

一个问题和现象的发生,可能由一个原因导致,也可能由多个原因导致,甚至因果之间相互影响、错综复杂,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穿越迷雾,去思考现象背后的根源和底层规律。


比如,很多自称“专家”的人,给我们讲如何给文章起标题,还总结出了对比式、倒装式、悬念式的方法,使用哪些博眼球的词汇、紧迫感的标题等等。这些方法有时候挺有用,但是有时候又不管用。

普通人很爱学习这类方法,学完了还会拿来用一用,好用就一直用,不好用就换一个,反正“专家”怎么教咱就怎么用。

普通人习惯于模仿这类现成的方法,好用就一直用,不好用就换一个,“专家”怎么教你就怎么用。但是,高手更习惯于思考方法背后的根源,探究决定现象的底层规律。


思考的本质:多数人的失败,皆因不懂得真正的思考

你追求的是方法,而高手思考的是逻辑。

看一个问题的解法,要看它诞生的过程,思考更具一般性的解题思路和规律。

比如人类经济发展背后就存在两只手,一只是看“不见的手”——市场规律,另一只是“看得见的手”——政府的调控,而隐藏在这两只“手”背后的逻辑,正是世界的稀缺和人的有限理性。

你思考的逻辑越底层,适用的范围就越大,可迁移性就越强。

“底层逻辑”一般有四个特点,分别是:

抽象。越抽象就越底层。

简洁。所谓大道至简,事物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往往都是极简的。

动力。底层的规律,往往是现象出现的动力源泉。

通用性。底层逻辑针对的不是某一特定问题,而是一大类问题。#


思考的本质:多数人的失败,皆因不懂得真正的思考


04 怎么做:如何思考复杂问题

通过上面的内容,我们懂得了探究根源和底层逻辑的重要性,但问题关键就在于根源和底层逻辑非常难找。


关于如何思考复杂问题,市面上的工具太多了。

下面的两种方法,几乎可以帮助你解决80%的复杂问题。

分析复杂的静态问题,优先用结构化思维;分析复杂的动态问题,最好用系统思维。


复杂的静态问题——结构化思维,是一种“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的思考方式,在分析原因的时候,遵循“彼此独立、穷尽列举”的原则。比如:思考“如何能够将200ml 的水装进 100ml 的杯子里?”的问题,我们发现问题的关键是水会流出来,那么水为什么会流出来呢?我们可以从空间的角度来穷尽可能,分别从水、杯子以及环境,这样的分类方法彼此独立、穷尽列举。

依靠经验和直觉可能,也许能找到一些零星的答案,但是运用结构化的思考方式,能够兼顾从整体和局部,可以更全面、更稳定分析问题,也更有可能找到问题的真正答案。

思考的本质:多数人的失败,皆因不懂得真正的思考

复杂的动态问题——系统思维,是分析和研究复杂的动态问题的思维模式。概念听起来挺抽象,但你若了解了什么是系统就能理解系统思维。

几乎所有的系统都可以简化成三个构件,要素、要素间的连接以及系统的功能和目标,系统的运作恰恰是通过要素间的反馈回路调节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系统思考的四个关键。

所以,系统思维的本质就是,描绘出三个构件反馈回路的图谱。

系统思维和结构化思维完全不同,因为一个是静态的,一个是动态的,它们呈现在思考方式上的区别,就是结构化思维强调的高度和广度,而系统思维强调的的“回路”及“回路”间的关系。


进行本质思考没有什么秘诀,因为深入思考的每一步都是极其耗能的,都可能是反经验和反直觉的。

所以想要成为会思考的人,能够时刻洞悉事物本质,就要让思考成为习惯、让思考成为本能,正所谓事上磨,心上悟。

以上是有道君关于思考的学习心得,希望对你有所启发。转发评论,关注收藏,我们下期再见。

#思维模型##心智模式##认知提升##头条职场说##图文创作打卡挑战活动##

参考书籍:


结构思考力经典思维课程李忠秋透过结构看世界同名著作高绩效组织 ¥49 购买


如何系统思考(第2版) ¥49.3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梁祝   本质   穷尽   回路   美文   底层   根源   逻辑   理性   事物   规律   思维   现象   人类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