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谈话的开场,得体而恰当地称呼

不恰当的称呼,可以轻易地摧毁一段刚刚建立的关系。

高情商谈话的开场,得体而恰当地称呼

高情商的人普遍具有能精确读懂他人情绪的能力——不管是口头语言和表情,还是肢体语言。不仅如此,高情商的人还具有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

与人交往,免不了要称呼对方,称呼是礼仪的开始,也是人与人交往的开始。简单的称呼足以看出一个人情商的高低。

高情商人善于用恰当的称呼来拉近与对方的关系。

高情商人善于用恰当的称呼来拉近与对方的关系。恰当的称呼不只可以让对方感受到愉悦和温暖,还可以使对方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情商低的人恰恰相反。不恰当的称呼,不但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也会让对方觉得你是一个根本不懂得尊重的人。

要明白,在人际交往中,恰当的称呼是开始,如果开始是错的,那么即便你后面的话再动听、再精彩,也无法打动别人。如果是你想求对方办事,那交谈会变得的十分尴尬,想办的事就更说不出口了,更别说办成了。

高情商谈话的开场,得体而恰当地称呼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一个低情商的父亲是怎么把自己孩子的重点小学名额给作没了的。

众所周知现在孩子上学是一个家庭天大的事,让孩子上个好小学,是所有父母的心愿。刘平也是众多父母中的一员,他为了给自己孩子找个好小学,拜托了身边所有的朋友帮忙牵线解决。

有个朋友终于帮他联系到一个重点小学的校长,说是基本上已经同意接受这个孩子。朋友说:“这个校长是我们一个发小,关系很铁,你没必要送什么贵重礼物,找个时间和他一起吃顿饭就行了。”

到了一起吃饭的那天,开始时刘平没有多说话,只是听着朋友和校长叙旧。朋友对刘平说:“这件事你不用太着急,就交给老赵了!”校长也说:“对,你就放心吧,我们是发小,他交代的事我一定办好。”

也不知道刘平是太兴奋还是酒上头了,一扫刚开始的彬彬有礼的样子,笑着说:“老赵,你这人真够意思。”校长听了他的话,脸色立刻就不对了,朋友也很尴尬,一直给刘平使眼色,可惜刘平不但没看明白,几杯酒下肚后,彻底放飞自我了,开始称呼校长“小赵”!还不时地拍着校长的肩膀,仿佛他才是和校长十几年的好友。

于是,校长终于忍不住找个借口先行离开,最后当然孩子入学的事也黄了。

故事中的刘平就是一个情商非常低的人,根本不懂得人际交往的分寸感。朋友和校长是发小,称呼“老赵”自然没问题,可是他这样称呼,不但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亲疏,更忽略了对方的地位和感受,说轻了是没有分寸感,说重了就是根本就不懂尊重人。

在很多场合,尤其对方的身份和地位高于自己的时候,对他的称呼是能直接表达出你心里是否尊重对方,如果一个人在对人的称呼上完全随意,没大没小,胡乱的称呼对方,那么丧失实现目的的机遇是注定的。

对于比自己职位或地位上高的人,恰当得体的称呼,不仅仅是尊称的问题,更是人与人之间亲疏远近的问题。情商高的人就会非常注意这样的分寸,不会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

高情商谈话的开场,得体而恰当地称呼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两种很好的称呼开场方式

一、根据年龄来称呼别人,是最常用的、最方便的办法。在不知道对方具体年龄的情况下,尽量把对方的年龄往年轻里说。对于女性,能称呼“姐姐”的时候,就不要称呼“阿姨”,能称呼“阿姨”的时候绝不要称呼“奶奶”。毕竟,这个世上,谁不愿意别人说自己年轻呢?

二、在面对某个领域的专家时,可以以职位称呼对方。比如,陈总,张工,陈处。对于年龄较大、有身份和地位的人,可以称呼“张老”、“李老”;如果遇到年龄较大的长辈,对方没有任何职务在身的时候,可以称呼“李师傅”“刘师傅”等。

恰当称呼是你记得别人欣赏的第一步,多和高情商的人学学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恰当   情商   亲疏   人际交往   分寸   得体   美文   阿姨   校长   情绪   尴尬   地位   年龄   关系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