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时,应该学会的三件事

三十而立时,应该学会的三件事

20多岁不成功,我们可以用“美好未来”激励自己,40多岁还不成功,可以用“知足常乐”跟自己和解。最难的就是30多岁,青春之后认输之前,倔强让你跪不下去,生活让你站不起来。三十而立指的不是立业,而是一种人格的站立,不是到达一个物质坐标,而是到达一种心理状态;是一个不断向外张望的人,开始回头审视自己的内心。从追求本能转变为追求本心,从身体的黄金时代,过渡到思维的黄金时代。30岁就事业有成的人,凤毛麟角;大多数人30岁恰恰是处于人生最窘迫,最艰难的时候,这会促使你开始进行残酷的内省,思考那些娘胎出来,就认为是理所应当的道理,开始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对这个世界的理解。30是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

三十而立时,应该学会的三件事

保持适度的饥饿感

第一件要学会的事,就是保持饥饿感。30多岁老吗?一点都不老。显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发胖。为什么人到了30岁就容易发胖,一方面是因为身体的基础代谢下降,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各种求而不得的世俗欲望中只有食欲廉价,最容易得到满足。生活中的压力大多数人只能通过放纵食欲来宣泄,但人类能天天吃饱饭也就最近几十年的事儿,但基因并不知道,你现在可以随时打开手机点外卖,他跟以前一样,默认你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为了避免你被饿死,他会操控你吃到远超过身体需求的食物,再把多余的热量,变成脂肪储存起来,让一个翩翩少年变成油腻大叔。人是很容易自己暗示的,心灵的的衰老,往往是从肉体的臃肿开始,而比衰老更可怕的是思维变的迟钝;一个无法深度思考的人,往往是因为没有保持适度的饥饿感,吃的太饱会让大量的血液流向消化系统,导致大脑供血减少变的迟钝,人家很容易感到疲倦;吃七分饱,是不是用那三分饿兑换更好的自己,“肉体是人的圣殿,不管里面祭祀着什么,它都应该更强韧,更美丽清洁。”

三十而立时,应该学会的三件事

保持学习的能力

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会克制本能,克制欲望;保持饥饿,就是自身的欲望对抗对抗,适度的饥饿感,可以让人头脑清醒,思维活跃,产生很强的求知欲,在这种状态下才更容易到第二件事儿,保持学习。

很多人看书看不下来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就是吃的太饱,导致思维迟钝,还总犯困;另一个是,不知道学了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其实学什么是次要的,学习最大的收获,恰恰在于学习,这个行为本身。学习这个行为,能不断强化你的学习能力;而学习能力,才是信息时代最核心的能力,现在的知识更新太快了,剩余的平台规则可能这个月就变了。就是把自己变成一本新华字典也比不上一个九块九包邮的U盘,大脑不是拿来储存信息的硬盘,而是CPU是信息处理器,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在解决以往的问题中总结出来的,而社会发展越快,全新的问题也越多,只有极强的学习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让你永远快人一步。一个新模式出来别人需要一个月搞懂,你三天就学会;别人沉淀了五年的行业,你一个月全部摸清,任何行业,对你来说,都是蓝海。

三十而立时,应该学会的三件事

敬畏概率

在保持学习的同时,还需要到一件事,就是敬畏概率。很多人努力很久看不到结果,就开始相信命运。命运是什么,命运就是因果的离散概率分布。比如地里长出粮食件事,看似是人的播种、施肥、收割在决定结果;而实际上是阳光,降雨、土地、空气、昆虫等无数个不可控因素,共同决定的结果。任何一个因素出现问题,比如蝗灾,旱灾,彗星撞地球,人类的努力就是无效的,所以无论你努力多么艰苦卓绝,都不应该认为成果是理所当然的,人的努力,在最终成果的构成要素中,所占的变量权重其实很低,努力只为赢得了一张奖券有没有中奖,还得看抽奖结果,永远不要过分强调努力,太用力的人走不远,太用力的人会过分关注结果产生期望落差和自我怀疑,当我们不再抱着必然能得到某种结果的心态去做一件事,才能坦然接受可能出现的任何结果。

真正低头赶路的人并不会觉得来时的路有多么坎坷,自己有多么努力,只是偶尔回头的时候,猛然发现,原来自己已经走了这么远,当你学会敬畏概率就会明白,要想去寻找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最好的办法就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文章来源:宇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饥饿感   黄金时代   敬畏   食欲   迟钝   美文   概率   衰老   肉体   思维   欲望   命运   身体   努力   能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