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绵山风景,拜介公精神

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故事是我小时候用捡破烂卖钱后,从新华书店买的林汉达先生编的春秋战国故事看到的。这个故事四十年了一直是我心头挂念的一件事。故事说的是重耳流亡到卫国,饥不能行,众臣采野菜煮食,重耳不能下咽。介子推偷偷的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一块,同野菜煮成汤送给重耳。重耳接过来狼吞虎咽吃了个精光,这才问从哪儿来的肉菜汤,旁边的大臣告诉是介子推从大腿割下来的;重耳听了感动得泪如雨下。

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我一直想去产生这个故事的圣地去寻找忠臣那流芳百世的足迹。

游绵山风景,拜介公精神

清明节我自己驾车来到绵山。绵山是太岳山的一条支脉,最高海拔2560米。风景名胜区有14个大景点,人文景观龙头寺、龙脊岭、李姑岩、蜂房泉、大罗宫、天桥、一斗泉、朱家凹、云峰寺、正果寺、介公岭;自然景观:栖贤谷、古藤谷、水涛沟。

春秋之时,晋国贵族介子推(姓介名推,子为虚词、敬称),周晋(今山西介休)人。跟随晋公子重耳(晋文公)逃亡十余年。晋文公还国为君后,携母亲到绵山隐居,晋文公派人寻找,为迫介子推出山,采取放火烧山的办法,却把介子推和他母亲烧死了。文公得知,悲愤交加,命将绵山改为介山,把阳县改为介休县。又将“环绵山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以示怀念。并于清明节前一天,即介子推被焚的日子,不许烧火,家家户户只能吃冷饭,谓之“寒食节”。汉时,山西民间要禁火一个月。三国归晋以后,禁火寒食习俗时间缩短为三天。把寒食节推广到了全国各地,成了汉民族的共同节日。

绵山早在春秋时候便有了道家的活动,介子推作为道家思想的先驱之一,身体力行着道家清净无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朴素思想。在西汉刘向所著的《列仙传》中,介子推已被尊奉为道家神灵。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石桐水,即绵水,出介休县之绵山,流经石桐寺西。石桐寺即介子推之祠。后人们到绵山寻幽探古,访贤求道,凭吊先哲。唐代诗人卢象《寒食》诗说:“之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光烟榆柳火,怨曲龙蛇新。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所言即是寒食节的来历。

介休绵山,被誉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现在每年举行隆重的寒食清明祭祀(介子推)仪式活动。

绵山旅游不足:旅游票价高达165元;停车场还收费10元、而且随季节涨价;河中有垃圾未清理

游绵山风景,拜介公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水经注   晋国   介休   清净无为   放火烧山   敬称   寒食节   介子   山西   野菜   道家   这个故事   美文   清明   春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