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晶:雁塔夜市

耿晶:雁塔夜市

如果说,人生的味道有一百种,那么你在夜市能尝到的至少有九十九种。

夜市算是一种舌尖文化,那种浓郁的饱满口腔的民俗味道。身为西安大雁塔脚下的80后陕娃子,自是对这里一片独特赤诚的爱。这爱的一隅里一份叫作“夜市”的念想!

儿时,大雁塔前不曾有广场,大雁塔后不曾有唐僧像。只有一家一家矮门店,一个一个小公园,一片一片窄苗圃。每每游完雁塔,必逢日落。总惦念着两件事——和尚们今晚吃啥?我今晚在夜市吃啥?

耿晶:雁塔夜市

夜灯初上,雁塔脚下,马路边的一片空地,自就闹腾开来。摆桌拼凳、开灶颠勺、吆喝算账……这就是夜市天堂。那时,还没有“吃货”一词,只知道,一人一小凳,几人凑张桌,不过十分钟,一份份花盘翠碗装的食物就上桌了,热气扑面的馋嘴人磨两下木头筷子,便趁热大口吃起来。对脸等饭的人,可就心痒了。若是个慢性子,他便独自咽口口水,脸扭向别侧。若是个急性子,他会冲灶头那边大喊一声:“老板我的饭好咧么?”木头桌上,各自吃着各自碗里的食物,还不忘瞥两眼别人盘里的饭。倒是各自滋味!

耿晶:雁塔夜市

夜市的摊子不过十几家,却少有重样的,若重样,位子必隔摊而摆。这是小摊主们心照不宣的“规矩”。要说起我记忆里最深刻的几家,当属“饺子来”“五香蛋”“牛肉烩菜”。

1、饺子来

“饺子来!”一声高调的吆喝,响彻整个夜市。那是围着白围裙的婆婆在揽生意,随着声落一瓢凉水浇向沸腾的大口锅,喷香的饺子就要出锅啦!

耿晶:雁塔夜市

煮饺子的婆婆胖乎乎,大个头,一口南方音,见人就咧嘴笑,那双被深皱纹拢着的眼睛就越发的眯缝!端饺子的公公也胖乎乎,身材比婆婆却小了一圈,可他干活那叫一个麻利。每揣进兜里一份钱,俩人就相视一笑,满足且温暖。

饺子来的饺子有四样,我最常吃的就是牛肉韭黄饺。饱满的肉核、鲜嫩的韭黄、劲道的面皮,还有酸爽的汤汁,足以齿颊留香、回味半生。

耿晶:雁塔夜市

“饺子来!”那天冬夜里的呦呵声,显然逊色。摊位前瞧见,今夜只有公公和一小工忙活着,婆婆没来。“饺子来”显然是公公喊的,那么不悦耳!婆婆呢?我正想着,就听一个正在吃饭的老汉道:“当家的今儿还病着呢?你喊这嗓子不行么!”公公咧嘴笑笑道:“差不多了,咱做饮食,卫生第一,等完全好了,再让她来!不差这几天。等来了,把这几嗓子补上!”“哎!你是心疼媳妇,想让她多歇两天吧!”公公的心里装着满满的对婆婆的疼爱。

耿晶:雁塔夜市

那一饭,我也没吃“饺子来”,我坐在了烤肉串的摊子,意外地吃到了一串美味的“五香蛋”。

2、五香蛋

“五香蛋”是一份可遇不可求的缘分。如果在今天,它不过就是普通的熏蛋罢了,超市、小店、早市随处可见。可那时,那样的手法做成的鸡蛋,真是味美至极!

耿晶:雁塔夜市

“五香蛋”的老板是夜市摊主中最为特别的一位。说她特别,不在于外貌,而在于她的摊子。她的摊子就是一个大菜篮,每次她都将篮子挎在胳膊上,游走在其他摊位间。大妈的篮子里装着三样吃食——泡菜、花生米、五香蛋。她不善吆喝,总是瞧见人家看她篮子,才搭一句,您要点啥?她不是每天都来,也不是夜市散了才走。她话不多,又略显羞涩,倒总爱趁篮子里给客人取食的空,说一句:“我家孙孙要上大学啦!下班后我赚俩小钱,给他攒着当学费。”

耿晶:雁塔夜市

我爱吃她做的“五香蛋”,那咸鲜的蛋皮,软糯的蛋黄,在齿间弹着。若是运气好了,还能吃着串起的“五香鹌鹑蛋”,那个滋味可比鸡蛋妙十倍啦!自然我就会嚼得更慢些,让那好味留得更久些。直到现在我还能记得那“熏”的香味。

3、牛肉烩菜

“牛肉烩菜”是夜市摊子里唯一一家回民档。那是一对“把兄弟”的摊子,加上各自的媳妇,四人挑摊头。帽子一戴,本就帅气的小哥就显得更加精神。

耿晶:雁塔夜市

青花瓷碗一蹲,烩菜上桌。瞧这碗里,白粉丝、棕豆干、绿菜、黄花、黑木耳打底,一大勺牛肉块浇菜,再上蹲着四颗硕大厚实的牛肉丸,香菜芝麻冒尖,满碗的清亮好汤。趁着热乎,抿下一口汤子,嘹咋咧!我当然最爱那饱满的牛肉丸,裹着汁水的焦香,咽下的每口都是实在。

这两家人别说相貌有几分相似,就连性子都像极,一样的热情爽朗。哥俩的你颠一会儿勺,我守一会儿炉,姐妹的你端碗来我拾桌。不用言语,各自流畅地做着活儿,却又不经意间地为对方搭把手,这默契,赛过亲兄弟。若在吃饭时遇见了回民顾客,你便会听见一番特殊的交流,兄弟俩满满的热情越发洋溢,爽朗的笑声直飘夜空。

耿晶:雁塔夜市

不知何时,夜市叫停。那些个马路边的美食便消失了。“他们”大多散落在城市的小门店里了。

“饺子来”开了家小门店,挤在雁塔脚下的一处平房里,没两年那平房也被拆了,自此再寻不得它的踪影了,也许它就在城市的另一隅,只是我找不到了!

“五香蛋”再不见人儿了,想必她的孙孙早上大学了!

耿晶:雁塔夜市

“牛肉烩菜”隐在了一条不宽的巷子里,屋子极小,只有五张方桌子,去得晚了还要在门口等位。

多少个风清月朗的夜晚,我们在摊子上聊着家常里短,享受惬意快乐,度过青春流年……那样的夜市再也没有了,它只能留在雁塔人久远的记忆里。

作者简介:耿晶,陕西西安人,文学爱好者。

本篇文章来源于作者原创, 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文友原创之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夜市   劲道   韭黄   摊主   回民   摊子   摊位   篮子   公公   爽朗   美文   饺子   饱满   婆婆   牛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