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遛八遛,不离“虎纠”:(四)独木成林,榕荫众生

文/肖行

七遛八遛,不离“虎纠”:(四)独木成林,榕荫众生

那年刚到福州工作时,便有人告诉我说,有福之州有三大怪:“一是独木也成林,二是家家有人在海外,三是说话有点像老外。”今天,我们先来掰扯掰扯福州的第一大怪。


七遛八遛,不离“虎纠”:(四)独木成林,榕荫众生

01. 独木也成林



周立波在《山乡巨变》中说:“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一般情况下,独木确实很难成林,但神奇的大自然还真是无奇不有,“独木成林”这一奇特的景观在有福之州却是随处可见。




“情有独钟时,独木也成林。”在有福之州,有一种很是神奇的树——榕树,寿命长,生长快,且有着极其顽强的生命力,无论有土还是没土,土壤是肥沃还是贫瘠,是酸性还是碱性,是悬崖峭壁还是屋角墙缝……只要有枝叶茂密的枝条,就会长出许多气生根,从空中飘下来,像一把把胡须,不声不响地向下悬垂,当根须向下生长掉在了地上就会扎到泥土里,岩石的缝隙中,像一根绳子,绷得紧紧的,青筋暴起,竭尽全力,慢慢变粗,最终成为树干。不断往外扩展的树枝,使榕树树冠不断扩大,尽可能扩大地盘,一棵大榕树支柱可多达千条以上,从远处看像是一片森林,现树冠最多覆盖达6000多平方米,或半个村子,因此,被人们称为“独木成林”。




榕树具有“落地生根、生命如炬,众志成城、合力支撑,庇荫众生、厚泽载物,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它低调不争,默默生根,悄然“独木成林”

七遛八遛,不离“虎纠”:(四)独木成林,榕荫众生

02.榕城的由来



如果要说世界上有一个城市与榕树结合得最完美无瑕,那这个城市便是福州。福州现有榕树16万株,古榕千株,大街小巷、公园广场、山林郊野……随处可见华荫如盖的榕树。榕树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绿色名片,是国家森林城市福州的最显著和独特的风貌特征。



榕树,是福州市的市树,1985年由福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命名,1997年被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定为“省树"。福州简称“榕”,史书《闽产录异》记载,“冶山旧有古榕,传为汉时物”,说明福州榕树的自然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距今已有2000年历史。栽植榕树最早是公元904年,闽王王审之时代。据《太平寰宇记》记载,榕树“其大十围,凌冬不凋,郡中独盛,故号榕城”。宋时,福州太守张伯玉大力编户植榕,数年后满城榕荫,有福之州才有了“绿荫满城,行者暑不张盖”之福气。《闽书》说:“榕荫极广,以其能容,故名曰榕”。榕之为榕,包含有包容、宽容、容纳、兼容的内涵。

七遛八遛,不离“虎纠”:(四)独木成林,榕荫众生

榕树是纯洁爱情的象征,记载了人间的情感经历,因而福州人向亲友贺婚,礼品上面会放一枝粘红纸的榕枝。榕树象征着长寿、吉祥,寓意有荣华富贵之意,因而新春佳节,福州人会采榕枝扎彩门;为老人祝寿,会献上一盆榕树盆景。



榕树,如一长者,气根长垂,宽容慈祥。榕树,如一仁者,枝叶茂密,容纳万象。榕树,如一智者,不论环境怎样变化,它和根总是相连。榕树,如一勇者,忠于职守,历千百年风雨,依旧不屈不挠,屹立不倒,绿叶青苍。

七遛八遛,不离“虎纠”:(四)独木成林,榕荫众生

03.榕树的多姿风采



福州人喜榕、爱榕、尊榕、敬榕,村头巷尾多植榕树,有无榕不成村之说。于是有福之州,古榕如影随形,如位于森林公园的榕树王,裴仙宫内的福州第一榕,双抛合抱榕……



榕树王坐落在福州森林公园的青山绿水间,相传是治平年间,三位武官在此习武时栽下的,树龄已近千年。围径约10米,树高20多米,占地2亩,古榕枝叶繁茂,冠幅约1330多平方米,遮天蔽日,可纳干人于树下,因树冠为福州榕树之首,被誉为榕树王。这里每天都吸引众多宾客驻足观看,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杨尚昆、乔石、朱镕基先后目睹其尊容。

七遛八遛,不离“虎纠”:(四)独木成林,榕荫众生

榕城第一古榕为小叶榕王,位于福州省府路肃威路裴仙宫内,树干胸围14.4米,需8个成人方可合抱,高度22米,冠幅直径28米,是迄今为止已知的全省胸径最大的古榕。古榕树上披着大红寿字,两边对联:胜地清风盖万里,古树美景著千秋。许多市民来到古榕树下,为其祝寿。民俗爱好者身穿汉服,演绎“三献”仪式,气氛隆重热烈。逢年过节,人们会要把红布条挂在榕树身上,善男信女顶礼膜拜,或求子赐福,或祈求一方平安,形成特有的崇榕文化习俗。



双抛合抱榕位于福州杨桥路双抛桥,胸围4.65米,树高20米,冠幅直径28米。传说古时有一对青年相爱的男女,未能如愿,双双投河殉情后,两岸便长出了两棵榕树,枝叶相拥相抵。为此,后人将原合潮桥改名双抛桥,光绪丙午年(1906年)在桥上建亭纪念。



望龙台古榕位于福州闽江公园望龙园三宝禅寺后,胸围6米,高度13米,冠幅直径30米,枝繁叶茂,为有着古老传说的望龙台、三宝寺和新建的闽江公园增添了一道景观。

七遛八遛,不离“虎纠”:(四)独木成林,榕荫众生

在乌山,在粱厝,有榕树长成了“拱门”。整棵古榕树张牙舞爪地蔓延着,根须落地在主树的另一边生长起来,生长成了树根,然后又攀着主树,与主树根形成天然雕饰的“树拱门”。



还有于山的寿岩榕,跨河两岸的人字榕,树干与气根交织的编网榕,形同情侣的合抱榕,标志船政文化的中国塔榕,以及龙墙榕,城门林浦泰山庙的泰山榕……形态各异的古榕像一盆盆自然造化的盆景,妆点着榕城,又像一件件有着生命的活化石,在诉说福州历史的沧桑巨变。



随意倒插一枝榕丫,它就能野蛮生长,数年后便能长成参天大树,福荫人间。

七遛八遛,不离“虎纠”:(四)独木成林,榕荫众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独木   闽江   气根   福州市   泰山   满城   树冠   胸围   福州   树干   枝叶   榕树   美文   众生   直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