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像心理学》后记之六:知恩图报

杨森林/文

鸣沙中学是成立于1957年的农村中学,开始是半工半读的农业中学,1960年以后发展为全职中学,1971年开始办高中部,培养出数以万计的各类人才,至今活跃在全国及世界各地,其原因就在于鸣沙中学当年有梁增祝等一大批身怀绝技的从外地来支援的优秀教师,上海来的优秀教师有冯志远(2005年感动全国老年人物,胡锦涛主席2005年亲笔赞扬的“感人至深”的优秀教师)、仇标(著名翻译家)、李术培(水利学家,后调宁夏农学院教授)、姚公英、王民国;杜通(北师大高材生,门门皆通),王春祥(数学天才,五十年代全国派往苏联留学考试第二名)、王永茂(北京大学外语系高材生)等等。这些教师“文、史、哲,数、理、化,体、音、画”门门皆通,在全国当时大学生比列不足1/1000的年代,可谓凤毛麟角的复合型知识全才。

把这样一批人才一同放到鸣沙农村中学,鸣沙地区的百姓统统将他们尊称为知书达理教书育人的“先生”,对自己上学的孩子一项要求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鸣沙中学校友们知恩图报不忘当年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冯志远老师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困难的时候,轮番看望料理,多次通过媒体宣传冯志远支边的感人事迹,发动宁夏媒体与吉林媒体互动,引起新华社记者写了内参,2005年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内参批示:“冯志远老师事迹感人至深,要做好冯老师事迹宣传工作安排好生活。”冯志远老师事迹通过媒体宣传路人皆知。梁增祝在鸣沙中学最终完成了自己的《后像心理学》研究,令校友们动容,大伙纷纷解囊相助,在梁增祝老师去世十几年之后,促成了《后像心理学》的公开出版。

曾经在宁夏工作过的梁增祝弟弟梁增镇退休后居住天津,得知最终将要公开出版的消息,给笔者用微信汇来了1000元,随即写下了一段文字:

杨先生大鉴:

2018年,我受大嫂委托,代为修订家兄(梁增祝——笔者注)遗作《后像心理学》电子版文稿。忆当初在宁夏时,兄弟谈心,家兄亦曾议及后象原理。惜因专业阻隔,加之本人愚钝,未能了悟。受人修稿,自然迷雾重重。2019年年中,仅按本人的理解,修订并贯穿了全文之始终,并带文稿(即是我发给你的那一份)回宁夏。原想与先生及关心家兄著作的鸣沙诸学子共同切磋、解疑、修改及领教。可惜阴差阳错,终未如愿。

近闻家兄《后像心理学》已在先生及诸仁人学士全力推举襄助下,获准正式出版,不由以手加额,感激之情油生。如先生所言,该著述系统描述了视网膜被光体刺激后,大脑及神经系统如何从活跃走向消弭的全过程,并对这一现象给予了科学、理性分析,为人类智力活动的研究、开发,开辟了另一条途径,意义深远。

我体弱多病,又年逾耄耋,垂垂老矣。不能与先生等精英并驰,惭愧。

仅附1000元以表微意,希查收。也效热心捐助者,不留名。

祝好!

梁增镇 谨上

2021.05.1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以手加额   心理学   解囊相助   家兄   知恩图报   感人至深   高材生   宁夏   内参   文稿   美文   后记   事迹   优秀教师   笔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