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咏叹调(上)

人到老年,犹如秋天的太阳,已经没有了春日的幻想,缺少了夏日的热烈和激情。看着春秋代序,鬓生银发而权衡功名,惟有嗟然长叹。多愁诗人,见落花而流泪,善感圣哲,望流水而伤逝。青山依旧,绿水长流。无奈之规律,自古而然又自然而然。

人到老年,不想多做事而爱多读书。读书则不太读文学而爱哲学和史学,不甚孔孟而爱老庄和释家,不喜小说而更爱诗词歌赋。

诗,已不太爱唐诗的意象阔大,也不爱宋词的格调局促,而爱陶渊明的淡远,爱《古诗十九首》的高古。不太喜欢“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甚至也不太喜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当然也不爱“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而好吟“悲哉,秋之为气也”,喜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爱赏“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老年咏叹调(上)

【读唐诗】不怎么高兴读李太白,觉得太浪漫、太夸张;也不怎么高兴读杜甫,觉得太酸苦、太做作,喜欢读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胸老有山林,笔下生云岫。

【读宋词】则渐渐远离了苏轼、辛弃疾的豪放,也慢慢疏间了柳宗元、李清照的婉约,而日渐一日地亲近了白石道人的清通。因而不很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也不很爱“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而很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读辞赋】不爱《上林》《京都》,怨其争强斗胜,过于浮夸;也不爱《恨》《别》《枯树》,悲其魂飞魄散,过于消沉;而爱诵《雪》《月》,爱读前后《赤壁》,慕其境界空灵高远,仰其志趣潇洒超脱。

【读小说】不爱《水浒传》的风风火火、拼拼杀杀;不爱《三国演义》的老谋深算、为祸于人;不爱《西游记》的云里雾里、真假莫辨;而爱《淮南子》的洞明时世、《穆天子传》的逍遥恬淡、《世说新语》的从容雅致……读《红楼梦》已不会爱上林妹妹,也不会把自己当作贾宝玉,只会与情节和角色保持距离,用轻松的冷眼相看,用理智的心态审视。(待续)



杨建明 《亲和源报》读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淮南子   阴山   上林   爱多   水浒传   太白   赤壁   京都   西游记   老年   欲穷千里目   辞赋   咏叹调   宋词   唐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