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在圆这个梦(二)

有序渐进,在艺术殿堂里为我们导游

西洋音乐是人类的艺术瑰宝。历史久远,作品繁多。刁老师常与郭慧秋老师及艺术修养不一般的季友仁等老同志通力合作、花大量时间和精力研讨、策划、准备,做到尽善尽美,有时甚至劳累成疾,也在所不计。这种一心为给大家带来快乐的精神,真是可贵、可敬!她的通俗易懂的教学法,是值得发扬总结的。

我们都在圆这个梦(二)

首先,在讲学中立足于高雅、雅俗共赏为宗旨,以交响乐的构成为基本内容。有序排列,以弦乐声部为先,然后再扩向其他乐器声部。由小提琴作为起步,然后再进入到中、大提琴和其他弦乐作品。在作品中涉及专题知识,例如何谓“小夜曲”,“室内乐”等等。她都会用通俗的语言讲解这些概念,并引用某些作品加深理解。如播放莫扎特的《小步舞曲》、帕格尼尼的《回旋曲》等组成的室内乐的演奏录像,为了引发欣赏的趣味性.还选了 维也纳乐队的童声作品。如《回故乡》、《平安夜》、古诺的《圣母颂》。乐声都那么质朴、纯真、没有假声装饰。它勾起了老年人青少年时代充满童趣的美好回忆,也使人联想到今天儿孙绕膝欢乐幸福生活的感受。

我们都在圆这个梦(二)

中国第一代钢琴家巫漪丽在亲和源与会员交流

在教学中,运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期间,刁老师请来她的留德学生,用长笛演奏许多世界名曲。使我们进一步理解长笛在交响乐中的地位与功能。尤其使人振奋的是邀请到《上海音乐家室内乐团》为我们演奏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和世界的名曲《茉莉花》《花好月圆》,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等作品,使我们零距离地领略老艺术家们的精湛技艺,享受到这顿丰盛的“艺术大餐”。更为感动的是他们那样亲切地与我们互动,为我们伴奏英语男女小合唱《美丽的梦神》《老黑奴》。在场不少人为之动情。说:“我们进亲和源之前没有想到,也不敢想这些有声望、高水平的艺术家竟为我们一般群众伴奏指导”。也有人说:“我非常兴奋,晚饭多吃了一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我们都在圆这个梦(二)

此外,我们组织去“东方艺术中心”听美籍华裔天才少年鲍凯昂演奏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又去上海音乐厅聆听有汤沐海任指挥,潭盾的《英雄》和吕其明的《红旗谱》等作品。大家感到虽然不同的时代,不同国家的文化存在艺术差异,但他们所创造的艺术美都是彼此交融相通的,都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这两场外出的观赏,老人们都郑重其事,女的梳妆打扮,男的衣冠楚楚,好似赴宴庆贺,别说有多高兴啦!老人们说:能在晚上外出听音乐还是第一次,真的太开心了。

在讲授方法上灵活多样。安排一场家喻户晓的《梁祝》专题小提琴演奏,同一内容,三个不同版本,其中有盛中国和日本的西崎崇子、美国的吉尔·沙汉姆和中国的程曦,在对比演奏技巧中提高鉴赏能力。大家都对沙汉姆的演奏评为最优。一位外国艺术家对中国作品的理解是如此深刻,琴声引起共鸣,证实音乐无国界,令人惊喜不已。(待续)



沈根涛 亲和源康桥会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帕格尼尼   施特劳斯   柴可夫斯基   莫扎特   室内乐   声部   长笛   弦乐   亲和   名曲   交响乐   美文   中国   老师   艺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