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无条件爱孩子,从非暴力沟通开始

疫情在家读好书,花了七天时间,读完了《非暴力沟通》一书。

书中开篇有这么一句话: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看到这句话时,我猛地打了一个冷颤,“语言暴力”四个字瞬间涌上心头。

《非暴力沟通》:无条件爱孩子,从非暴力沟通开始

作为女人,每个妈妈似乎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唠叨。每天对着孩子的不足说个不停,生怕孩子这个不会,那个做不好,担心个没完。

而在我看来,唠叨其实就是一种沟通暴力,除此之外还有大吼大叫,以及在孩子不听话时的一些具有威胁性的语言。

以前一直认为,暴力就是打打杀杀,是血腥的恐怖场面,那样的场面离我们太远。其实并不是,暴力就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我们每个人生活的周围,几乎都存在着语言暴力,尤其是父母与孩子,老师与学生之间最是经常发生。

诚如本书所言,在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带有“暴力”性质的,可事实上我们的语言确实又令他人和自己都觉得痛苦。

有一段时间,我的心情很是抑郁,对任何东西都不感兴趣,做什么事情也都提不起劲,就想一个人静静地待着。

可孩子们偏偏又特别调皮捣蛋,吵吵闹闹的,简直令人抓狂和崩溃,气得我冲他们大吼大叫。

在我刚开始朝他们吼叫时,他们很是害怕,一会就不吵不闹了。只是孩子终究是好玩好动的皮性,没过多久,他们又故伎重演。如此的来回拉锯下,自己烦燥不安,孩子更是越来越皮,直至成为老油条,完全就是一个双输的局面。

《非暴力沟通》:无条件爱孩子,从非暴力沟通开始


何为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是一种沟通方式,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让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的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的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的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

通过非暴力沟通来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产生友好的联系。

在非暴力沟通中,它有四个要素,是为沟通的基础,即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第一个要素:观察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当我们在观察一个人一件事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对那个人那件事说出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评论,而我们还永远意识不到这样做有什么不妥之处。

但是,在非暴力沟通的主张中,是不鼓励绝对化的评论,而是主张评论要基于特定时间和环境中的观察。

《非暴力沟通》:无条件爱孩子,从非暴力沟通开始


比如下面两句话:

①孩子总是去网吧。

②孩子在网吧玩游戏,玩了三天三夜。

这两句话里,第一句是评论,第二句是观察。评论大多指的是人和事,而观察指的是发现一种现象。

在非暴力沟通中,学会准确区分观察和评论,这一点至关重要。若是把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如此,良好的沟通就没法继续了。

第二个要素:感受

清楚的表达自己或别人的感受,有助于让沟通更顺畅

在这个要素里,需要注意的是要区分感受和想法。

①我认为孩子上网,对他百害而无一利。

这句表达的是想法,只说了上网的坏处,而没有表达感受。

②作为妈妈,看到儿子迷恋上网,我特别的伤心、难过和烦燥。

这句即为感受,看到儿子沉迷上网,妈妈的情绪很不好。

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让对方知道,这是良好沟通的第二步。

《非暴力沟通》:无条件爱孩子,从非暴力沟通开始


第三个要素:需要

感受和需要息息相关,而感受的根源却在于人的本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在非暴力沟通中,需要被看作是有助于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而不是某种具体的行为,一种要素是否被当作是需要,关键在于它能否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

这就犹如一棵林中树,它需要泥土、阳光和雨露,才能保证生命的健康,自然而然的向上成长,而不是依靠外力。

在家庭生活里,绝大多数人都会忽略自己的需要。

一位全职妈妈,一年365天为了孩子和整个家庭,不计得失、一心一意地默默付出,不分日夜地照顾孩子和操持家务。

在她如此付出的生活里,可能她连自己的需要都忘记了。

如果我们自己都不重视自己的需要,别人就更不会了。

《非暴力沟通》:无条件爱孩子,从非暴力沟通开始


那么,当我们在家庭中受到家人的指责时,又该怎么办呢?

在非暴力沟通中,无论听到中不中听的话,我们都可以有四种选择:

①责备自己:认为自己犯了错。

②指责他人:指责对方。

③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是什么。

④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明白别人的感受及需要,并表达出来。

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我们不再指责他人,而承认我们的感受源于自身。

明白我们的感受来自于自身,就不会对别人的言行产生过多的关注和期待,也就是自己的感受自己负责。

第四个要素:请求

在表达了观察、感受、需要之后,我们再发自内心的请求他人的帮助。

《非暴力沟通》:无条件爱孩子,从非暴力沟通开始


那么,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请求容易得到积极的回应呢?

首先,你得清楚地告诉对方,你希望他们做什么。

在孩子老是要去玩游戏时,我就直接对他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希望他不要再去通宵达旦的上网。而不是跟他讲一大堆的道理和玩游戏的害处。虽然在前面风次没起啥作用,那我就隔几天在他耳边说一次,一次就说几句话,每次话不同,但意思相同。从不跟他讲道理,也没有压迫,只有中立的请求。没过多久,他自己对我说,以后不再去通宵玩游戏了。

清楚的表达你希望对方做什么,这是在非暴力沟通中很重要的一步。

《非暴力沟通》:无条件爱孩子,从非暴力沟通开始


其次,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

只有清晰的表达出自己的请求,别人才能准确的了解我们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在很多时候,我们话语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有时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一回事。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已经明白,我们就需要得到反馈。

所以,把自己的请求表达的越清楚明了和具体,别人才能给予到自己正确如实的反馈。

在平时和孩子的沟通中更要如此。

用心去观察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然后客观的描述出来;再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自己的需求,最后再向对方提出自己的请求,这就是非暴力沟通中关键的四步,也是每位父母想改善和孩子之间的“暴力”关系所需要做的。

无条件爱孩子,从非暴力沟通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非暴力   孩子   都会   烦燥   言行   美文   要素   诚实   暴力   场面   想法   期待   妈妈   语言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