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是非观是一个人命运的“护身符”

“人长大了才学会同情”。

这是《少年的你》里面一个老警察的台词。

《少年的你》:是非观是一个人命运的“护身符”

为什么人要等到长大了才学会同情?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一定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生来都如一张白纸,父母给他怎样的笔,他就怎样描绘自己的人生。

在影片中,魏莱生于富贵之家,爸妈都是有头有脸的风云人物,家里摆满了各种奖杯,她自己也深受老师喜爱。

可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各方面都很不错的女孩,她却是个不折不扣地“女恶魔”。

仗着家里有钱有势为所欲为,以老大自居,以欺凌同学为乐,以钱财买别人性命,还认为只是开个玩笑,没什么大不了的。

当她设计小北进派出所,把陈念捉去殴打、凌辱,事发后被警察带去询问时,她还只是觉得自己玩大了,却依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更不知道这对被欺凌者陈念意味着什么。

《少年的你》:是非观是一个人命运的“护身符”

没有是非观的孩子真的很可怕。

还是在影片中,那位老警察道出这么一件事。

他说:“校园欺凌一直都有发生,有个男生在厕所被同学活活打死。当在审讯时,那些施暴者却说,他们也没想到这样一拳头一拳头打下去,真的可以把人打死”。

听着都觉得后背发凉,可他们竟然不知道这么做会让一个人死掉。

这些孩子居然没有一点是非观念,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们完全分不清楚。

可想而知,他们的家庭教育也好不到哪里去。

《少年的你》:是非观是一个人命运的“护身符”

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都曾指出,暴力、溺爱和放任是摧毁孩子健康人格的三大要害。

但凡那些没有是非观念的孩子往往都是出自这三种家庭。

①暴力

影片中,欺凌事件被曝光后,欺凌者罗婷要被学校开除。她的爸妈跑来学校,向老师下跪求情,希望为女儿能求得一次上学的机会。

学校老师未答应,他直接一脚就把自己的女儿踹到了地上,接着就是一顿乱揍。罗婷抱着头,蜷缩着腿就那么挨着。

她的父亲是个酒鬼,她在家也一定没少挨打。如此家境,罗婷也就学会了暴力。

所以,当她在欺凌别人时,总是最乐意最高兴也是最狠的一个。

《少年的你》:是非观是一个人命运的“护身符”

②溺爱

魏莱在父母的面前是一个乖乖女,要钱给钱,她只需要学习好,懂交际就行了,其它的在她父母面前一文不值。

魏莱喜欢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因为在她看来,那样才好玩,才有意思。出了事,反正有钱财替她消灾,有父母为她撑腰。

郑警官去到魏莱家和她的父母谈欺凌陈念的事情时,她父母傲慢地形态和充满偏见的语气,以及对自己女儿的宠护之心,令年轻的郑警官感到无比震惊和愤怒,又无可奈何,同时他也明白了魏莱为什么会是欺凌者。

在魏莱的原生家庭里,爸爸放任,根本就不管她;妈妈溺爱,终日以利益教之。

因为复读,魏莱爸爸一年都没和她说过话。直到魏莱死了,他也只是看一眼就气冲冲地甩手走了,并没有什么感伤。你做得好就是我女儿,你让我丢脸我就不认你。

在如此冷漠没有温情的家庭里成长,如何能养出有是非观念的孩子?

《少年的你》:是非观是一个人命运的“护身符”

③放任

前段时间,大连一位10岁女孩身中七刀死亡,被抛尸灌木丛,而做出如此之恶的人,竟是一个14岁的初中生男孩。

后经网友爆料,这男孩其实就是个惯犯,他曾经还多次尾随居民区的年轻女性。

当警察前去男孩家里调查时,男孩的父母也是一脸无所谓,还坚称自己的儿子不会干这样的事情。

警察都到家里了,男孩的父母竟然还一口否认,维护自己的孩子。

父母如此的不明是非,不分对错,没有善恶,放任孩子,终使男孩走上了那一条不归路。

《少年的你》:是非观是一个人命运的“护身符”

是非观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价值观。

古语有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明辨是非,懂得对错,分得清善恶,这也是一个人的立世之本。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的是非观念也要趁早教育。

首先,父母要有是非观念。

都说父母教育孩子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更是影响一生。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家长能够分清辨明,孩子自然也会有自己的底线。

如果父母自己都没有是非观念,不分善恶,那孩子模仿来的和接受的,也都是同样的观念。

《少年的你》:是非观是一个人命运的“护身符”

其次,父母要教给孩子正确的是非观。

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当孩子做错事情时,不要一味指责,先要问清原由,并及时地告诉他错在何处,为什么是错的,都要让孩子搞清楚起来,还要教会他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该赔礼道歉时就赔礼道歉。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学期间,曾经对他的学生说过这么一段话:“如果你看到树上有枝条被折断了,就要小心地把它包扎起来,如果接得好,而且及时,断树会很快长好,小树就痊愈了。”

教孩子做这事的目的,就是使他看到树被损害时会心疼,从而产生对小树的同情心。

当孩子在看到断树枝时,能够告诉老师或者自己找工具把它接上,那我们就能知道孩子是富有同情心,有是非观念的。

《少年的你》:是非观是一个人命运的“护身符”

是非观决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和品行,也决定着孩子最终的命运。

因此,教会孩子是非观念,让孩子拥有正确的是非观,这是每个父母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是非   赔礼道歉   才学   护身符   溺爱   善恶   美文   暴力   观念   命运   父母   女儿   警察   男孩   少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