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孩子叛逆的背后动机,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安全地度过青春期

#阅读的温度#

孩子,我们不把你看成一个难题,我们把你看作一个机会。

这是《解码青春期》一书里对作者产生深刻影响的一句话,以至于改变了作者乔希•西普的整个人生。

从混世疯狂,粗野无礼,自生自灭的孤儿,到成家立业、儿女双全、事业有成的名人。乔希•西普用自己的经历、经验、思考和总结写出了这本书,他从青少年的心理、行为和思维分析,给到父母教育青少年实用可行的许多方法。

看懂孩子叛逆的背后动机,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安全地度过青春期


你的孩子比看起来更需要你

从进入初三开始,孩子基本就进入了青春期,有的孩子甚至更早。从生理心理两方面来看,女孩进入青春期要比男孩更早。

家有青春期的孩子,父母们经常会遇到孩子不听话,跟自己对着干的情况,父母越不让孩子做什么,孩子往往做得越是起劲。有的沉迷于游戏不可自拔,有的爱上抽烟嚼槟榔,也有的开始谈恋爱甚至越轨,这种种叛逆的行为令家长们深感头疼、烦躁和失望。

朋友温兰的儿子迷上了游戏,一天到晚心心念念地就是玩游戏,完全无心学习。在快初中毕业的最后两个月,她的儿子隔三岔五就要跑到网吧通宵玩游戏,有时一出去就是一个礼拜不回家。

看懂孩子叛逆的背后动机,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安全地度过青春期


一开始温兰甚是着急,只要孩子晚上10点没回家,她就会满大街满网吧地去找,随着儿子这么做的次数多了以后,她也就不找了,随他在外面玩。从对孩子的担惊受怕,想要把孩子往正途上拉,到对孩子的无尽绝望,温兰使尽了自己的所有心力和时间,温兰生气、愤怒,甚至打骂儿子,好话歹话轮着说,劝导和威胁并施,也没能把孩子从游戏中扯出来。

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不对,无论父母怎么努力都是白搭。

在李雪的《遇上一个人》一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孩子所有的不可爱,其实都是在呼唤爱”。

这和本书的作者不谋而合。

看懂孩子叛逆的背后动机,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安全地度过青春期

在书中,乔希•西普谈到自己坐过山车的一件事。在准备坐过山车前,他发现过山车上没有安全带,只有一根用简单金属条制作的一个大腿压杆,可以把大腿固定住。他觉得这样很不安全,于是,他就使劲地拉拽压杆,不断地试验压杆的安全性。

在这个试验压杆安全性的过程中,他其实就是在确认那个压杆是否撑得住。如此类比联想到青少年心理,他就是在告诉家长们,孩子也是同样的心理。孩子通过不断地试探、拉拽,甚至是惹毛家长来确定父母是否是真的可靠的和值得信任的。

如果光从孩子表面的荒唐可恶的行为看,那就是实足地叛逆,可当家长们去细细深究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时,你就能知道孩子那么做的原因,其实就是对父母的爱与需要。

看懂孩子叛逆的背后动机,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安全地度过青春期


用自己的价值观而非情绪来管教孩子

你可以控制孩子,或者可以帮助他们成长,但是二者不可兼得。

说到控制孩子,最常见的现象就是父母吼叫怒骂、歇斯底里的语言,以及情绪冲动、动手暴打的行为。可实际上,这种方式是完全无用的,哪怕在当时可行,过后孩子依旧会恢复原样,还可能变得愈发糟糕。

因此,只有想办法帮助孩子成长,用自己正确的价值观而非情绪来管教孩子,方是可行、长久之计。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在思想上虽然还不成熟,可那颗驿动的心却早已按捺不住,他想要摆脱父母的管束,想要自己作主自己的人生。他不会再听父母的话语行事,只愿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哪怕他明知道那么做是错的,他也不会回头。

看懂孩子叛逆的背后动机,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安全地度过青春期


作为父母,眼睁睁看着孩子犯错却无能为力,除了生气和愤怒,觉得自己似乎什么都做不了,不能做。其实并不是。

父母可以先将自己的激动情绪平复好,静下心来,再好好分析孩子的行为和心理,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细细想想,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判断,最后再确定自己能做的事情是什么,怎么做。面对一个问题,父母是何种反应,何种态度,又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这些都事关着一个 人的价值观。

父母的价值观是怎样的,孩子的价值观就是怎样的。

看懂孩子叛逆的背后动机,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安全地度过青春期


父母也要多思考多学习

孩子好好学习,才能天天向上。父母好好学习,就能有更多的智慧来教育孩子。

现在的世界变化得太快,知识的更替换新也是迅速,以前的许多教育旧观念早已被人们所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法。

以前,孩子的大部分教育都依赖于学校和老师,父母很少参与。现在,孩子的教育更需要的是父母。

以前,很多人都认为读书无用。现在,没有人会再说读书没有用,相反,人们都巴不得自己的孩子考大学读博士。

以前,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好了。现在,孩子不听话,你打多少顿都没用。

于是,教育孩子对家长来说,有了更高的要求。

看懂孩子叛逆的背后动机,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安全地度过青春期


杨振武有句名言:“家长既要负责孩子身体的发育,又要负责孩子的心理发育;既要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又要重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既要教会孩子怎样学会知识,又要教会孩子怎样做人”。

父母既要负责孩子的身体、生理和心理健康,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还要教给孩子做人的准则与底线。

作为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既是责任,更是义务。那要怎么才能教育好孩子呢?

这就需要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多思考和多学习了。

对孩子更多的爱,哪怕他看起来让人觉得无可救药;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随意对孩子发泄,做无用之功;父母自己要多多思考和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反思和总结,持续地精进自己的教育本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青春期   歹话   叛逆   孩子   过山车   美文   动机   价值观   教会   教育孩子   情绪   重视   儿子   父母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