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校长并非对“全职太太”有偏见,她只是失望于学生的选择

这两天,张桂梅校长因为一句话上了热搜。

起因是有位学生带着老公和孩子,抱着钱来给学校捐款。张桂梅拒绝了学生的捐款,并且还喝斥其滚出去。张桂梅在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道:“我说家庭那么困难,我们把你供到现在,你现在反而当起了全职太太”。

张桂梅校长并非对“全职太太”有偏见,她只是失望于学生的选择

在张桂梅校长看来,全职太太是不独立的,过的是依靠男人的生活。她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独立,再用自己的所学,为国家和社会做一点贡献。因为只有张桂梅知道,大山里的女孩最需要的是什么,最不能放弃的是什么。

张桂梅校长并非对“全职太太”有偏见,她只是失望于学生的选择

在《央视面对面》采访张桂梅的视频中,我注意到记者和一个女孩的对话。

记者问女孩想要报考哪所学校?女孩回答说,想要考出去,考到东三省去。

记者:“为什么要到东三省去”?

女孩:“因为那比较远,我不想局限在这个小小的地方”。

记者:“还是想走出去”?

女孩:“我们村里面,有很多像我这样同龄人就已经结婚了”。

记者很疑惑那些和她同龄的女孩结婚以后干什么?

女孩告诉她说:“生小孩,干农活”。

记者:“那靠什么才能改变”?

女孩:“学习,靠知识”。

张桂梅校长并非对“全职太太”有偏见,她只是失望于学生的选择

对大山里十五六岁的女孩而言,不读书了,基本就没有别的路可走了,唯一的路就是结婚生子干农活,重复着上一辈女孩的命运。

张桂梅校长也说到找自己学生的事,有的学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等到找到门去时,孩子不是被家里人嫁掉了,就是父母重男轻女,宁愿花钱让儿子去城里补习,也不让女儿上学。

也许正是见多了这些落后的思想与观念,大山里生活的不易,更有对女孩们命运的担忧,所以张桂梅校长憋着一口气,哪怕拼上自己的生命也要让大山里的女孩有书读,让她们能够走出去,见识更大的世界,过有选择的人生。

张桂梅校长并非对“全职太太”有偏见,她只是失望于学生的选择

张桂梅办华坪女高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低素质的母亲和低素质孩儿的恶性循环。因为她相信,女孩子受教育,可以改变三代人。

通过对张桂梅校长坚持办学的决心与毅力,以及她对大山女孩教育的重视,我们不难理解她为什么会拒绝学生的捐款,为什么会那么愤怒自己的学生做了全职太太。

作为看着学生成长的校长、老师和老妈,承担着三个角色的张桂梅,将每个学生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试问还有谁更在乎大山女孩们的未来。

张桂梅校长并非对“全职太太”群体有偏见,而是对自己学生的选择感到失望,她真的真的太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独立自主了。

张桂梅校长并非对“全职太太”有偏见,她只是失望于学生的选择

倘若再回到现实生活中去看,全职太太虽然也有着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可是在如今快速发展的时代里,在高压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下,全职太太的前景真不那么美好。

当然,也有过得很好的全职太太,可是你不知道的是,在这些过得很好的全职太太里面,她们又是怎样平衡自己与孩子和家庭的关系的。

依旧还记得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罗子君从一个衣食无忧的全职太太,每天打扮打扮,没事逛逛街购购物,到后来被出轨闹离婚,瞬间跌落到泥潭,在失去了作为全职太太的光辉后,她似乎已经找不到自己自身的价值所在。

张桂梅校长并非对“全职太太”有偏见,她只是失望于学生的选择

生活就是这么的残酷,当你作为全职太太,或享受着岁月静好,或操劳着家庭事务,抑或是相夫教子时,你所有的价值也都只在老公和家庭这个小范围之内。

自以为,女人有自己的一份事业,不依附于任何人,如此不仅可以风雨无惧的独立于世,还可以给予家庭一份有力的保障,这才是一个女人最大的价值和底气。

张桂梅校长对学生的选择感到失望,说到底无非是希望她可以拥有更好的生活和更有价值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校长   华坪   失望   农活   偏见   美文   采访   素质   老公   命运   独立   记者   价值   孩子   女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