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范仲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鲁迅少年时见国人体弱,便去学习医术,想改变国人的体魄。


可是1906年,鲁迅从医科学校退学了,从此以后专门从事文艺运动,弃医从文,实在是鲁迅看透了国人精神的麻木。


他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世界生病了,人心也生病了,鲁迅从文,是为了唤醒国人精神的麻木,医治他们精神上的疾病。


范仲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两千年前,屈原站在汨罗江边,渔父劝屈大夫说,整个世界都醉了,大人何不如他们一样,那样也会更容易些。


屈原不听,更不能随波逐流。


世界病了,小人当道,贤人却得不到重用。


屈原用自己的生命为人心下了一剂良药,后人只要想到屈原,就不得不考虑到,人还可以有另一种活法。


1000年前,大宋看似繁荣稳定,可是朝堂上下,大多数人也不作为,要么就是为一己私利,曲意逢迎,阿谀拍马,不说人话,不干人事,朝堂之上养着一堆蛀虫。


国家有病患之灾,需有“良医”诊治。


范仲淹成了那个时代的一股清流,一心为民做事,一心为国思量。他主张大兴教育,那时候学院多达数百所,育人无数,影响更至千古。


范仲淹少年便立志:“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但如今时过境迁,我们回头看范仲淹,他不仅是经世治国的良相,更是医治人心的良医。


今天的故事,就讲范仲淹!


范仲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01 少年有志: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公元989年秋天,范仲淹出生在徐州的一个小官宦家庭。


2岁不到,父亲范墉就病逝了,留下仲淹和母亲,孤儿寡母,待到为其亡父守丧期满,母子两人已经贫困无依,母亲谢氏只能带着年幼的范仲淹,改嫁朱文翰。


范仲淹是不幸的,幼年丧父,没有体会到父爱。


可范仲淹也是幸运的,他遇到了朱文翰,一个把他视如己出,疼爱有加的继父。


朱文翰为官二十载,去过很多地方,去的那些地方,他大多都会带着范仲淹一起,这让范仲淹有机会一览天下风光,开阔心胸。


一边读书,一边经历。


万卷书养浩然气,万里路成也让人更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一个人走过的路,读过的书,都会在他的生命里留下印记。


范仲淹恰好是又读过许多书,又走过许多路,陶冶了情操,也让范仲淹有了更远大的志向。


十七岁那年,与几个学友外出散步,走进一座寺庙,求签问卜者甚多,说是灵验得很。


已长成青年的范仲淹,不免也好奇自己的前程,就上前求签:


问曰:“日后可为宰相否?”


签曰:“不能”


再问:“日后可为良医否?”


签曰:“不能”


听到这种回答,心中不免有些郁闷,可更重要的是让他也憋住了一口气,更加刻苦学习,大有不实现“不做良相便做良医”的抱负绝不罢休的干劲。


范仲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02 刻苦读书:得知千载外,全赖古人书


二十岁前,范仲淹就是这样读书和学习的,虽然不说无忧无虑,但最起码是无所顾虑,只一心读圣贤书就可以了。


可是这样的岁月并没有一直持续下去,公元1009年,范仲淹二十个年头,继父朱文翰迁平江刺史,这实际上已经是一个虚衔,可不必到任,再加上朱文翰已年迈多病,因而便辞官归田。


伺候,朱家生活,日渐窘迫。


范母见范仲淹已是一个大小伙,天天读书不问家计,怕别人说闲话。便为他谋了一份差事,在长山县。


范仲淹收拾好东西,去了长山县,可是刚一个月功夫,他就卷着铺盖回来了,说掌柜的太奸滑,自己干不了这种骗人的勾当,还是想回来继续读书。


范母不由得数落儿子,最终还是继父说话:“说儿是个聪明好学,志趣不凡的孩子,不要让他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就让他读书吧”。


此后的范仲淹,读书更加刻苦!


诗书可以明志,可以让人增长见识。正如陶渊明说的,得知千载外,全赖古人书!


最为关键的是,只有更刻苦读书,才能实在他的抱负!经世治国的良相,不止要有经世治国的才华,更加需要一个崇高的人格!

范仲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03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看清一个人,最好是看他低谷时如何做!


得意时很多东西可以伪装,但是一个人即便在贫苦的环境中,就很容易被外界影响。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孔子多次称赞颜渊,称其“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有人说,金钱最能检验人性。


其实不然,小人容易被外物动摇,但君子不会。小人求外物,所以容易被外物影响,君子求自身人格的完善,所以注重自己的修养!


范仲淹此后读书,日子很难,可是自身人格却越来越完善,后来他多次被贬,可是从不怨天尤人,多次面临艰难的选择,他都选择迎难而上!


此次求学,范仲淹几经波折,兜兜转转,最终到了南都学院!


宋朝重文,学院很多,公元1009年,宋真宗皇帝御笔亲题,改南都学院为应天府书院!


这是范仲淹破茧成蝶最重要的一次求学!


在这里,范仲淹很苦,很艰难,吃不饱饭,一碗粥还要分餐而食!


宋史范仲淹传有::“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经典的浸润,俨然已使其摆脱了唯物质享受的低级趣味!


有同学见范仲淹生活太艰难,每天就从家里给范仲淹带饭,可范公从未吃过,他对那同学说,吃了这些,以后的粥还怎么喝下去?


这绝对不是范仲淹矫情,而是他清楚地知道,人生路上,比这更苦的时候肯定很多,如果连这点苦都受不了,屈服于美食的诱惑,那以后如何在名利场里坚定不移呢?如何在富贵圈中坚守自持呢,又如何在权利的诱惑下秉持良心?


坚持自己人格的完善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在充满诱惑的环境里,如果不是内心的自我要求,如何会有清白人生呢!


范仲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04 完善的人格,不会曲意逢迎


古代少数人读书,只是因为书在那里,他们不为功名,只是为了自我解放和完善,没有入世报国的志向!


但范仲淹读书,显然是为了入仕报国!


十年寒窗苦读,不就是为了一朝金榜题名吗?


公元1014年,真宗皇帝到亳州太清宫去拜谒老子庙,加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紧接着就来到应天府,拜谒他赵家祖庙——圣祖殿,并再搞降天书。


彼时,天书降处,瑞霭绕庙,百官朝贺,万民山呼。


一时间,应天府城内,万人空巷,都来一睹皇上风采。


真宗还下诏曰:应天府升格为南京,施行特赦,广大臣民可在“重熙颁庆楼”大吃宴席三天,无分男女老幼,贫富贵贱,能吃的都来吃吧,吃的是“太平盛世”!


就是这样的情形,学院师生争先恐后,唯独范仲淹不为所动!


他说说:“书念不好,看到皇帝也没用;书念好了,将来再见也不迟。”


如今这社会,明星一个花边新闻,能引无数人围观,许多人趋利避害,甚至随波逐流,能够始终坚持自我的人,越来越少了!


然而,一个伟大的人格,必然是要被放到种种艰难的环境中去试炼的,经过试炼的灵魂,才能真正达到不朽!


与此同时,一个人若是过于坚持自我,不允许自我良心和人格有损,所要面临的困难,也将不止是外界的压迫,更有自己内心的一次次选择!

范仲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05 做人: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应天府学习之后,范仲淹正式进入官场。


进入官场的范仲淹,并没有被当时的歪风邪气所影响,他始终只是他自己!


苏轼比范仲淹晚几十年,等到苏轼入京,范仲淹已经离世了。苏曾言最大的遗憾就是在范仲淹活着的时候没有亲自见过范仲淹,那是他的偶像!


他苏大学士一生,也是只做自己,一生功绩,惠州黄州儋州,皆是因为其“不识时务”,无法随波逐流。


同样,范仲淹一生的苦难和幸运,大多都是因为他坚持自我!


范仲淹一生为官,多次因为说话被贬,可是几次三番的总也学不乖,觉得该说的,不管后果是什么,一定要说。初入官场,刘太后要小皇帝大摆筵席为自己庆生,其中有一个环节不太符合礼节,满朝大臣,无一人敢说,范仲淹只是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却上书说不能如此。


当时太后掌权,范仲淹如此做,等于就是得罪太后。


这还不算,后来小皇帝成年了,太后却还没有交出大权,满朝文武依旧无一人开口,包括大词人晏殊。范仲淹倔脾气又来了,觉得不合理,就要谏言,就要上书,这一说话,果然被推到风口浪尖上。


他每次贬官,似乎都是因为“不识时务”敢说话,看见不合理的,我就要说,看见不对的,我就要做,用前途去说,用生命去说。


他不是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只是他不能不这样做,他的良心和德性不允许他不这样做。几次三番,他总是“屡教不改”。


即便后来成为朝廷重臣,依然是如此。这一次,范仲淹发现朝廷官员腐败情况严重,他“耿直”的毛病又犯了,觉得不能如此,可是他的谏言,触怒了大多数的官员,他动了别人的奶酪,毫无意外的,他又被贬了。


这时候,诗人梅尧臣也在朝廷做官,且和范仲淹有点微薄交情,于是,梅尧臣就写了一篇文章劝慰范仲淹,这篇文章就是《灵乌赋》,大意是说,范兄,你要识时务,做一个趋吉避凶的人,不要学那不识时务的乌鸦,老是报凶不报喜。最后还特别提醒说,从此管好自己的嘴巴,留着吃饭就行,不该说的不要说。


只是梅尧臣一点都不了解范仲淹,他范仲淹是什么人?又怎会如此。


但范仲淹也知道梅是好意,所以也写了一篇《灵乌赋》回应,里面就有一句: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说到自己,大概就是说:我们忠君体国,仁义为本,追求大道,这么做完全是出于本性和修养,别人理解是这样,不理解也是这样,想说什么就去说吧!


这是真正的自由,说自己该说的话,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该说的话无论如何也要说,哪怕是死。


想让我沉默不说,明哲保身,除非是我生命就此终结。


这就是范仲淹,他一生坚持自己!

范仲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06 书生与将军


要了解范仲淹,还有他对教育的重视和一段兵戎生涯不可忽视。


1027年,范仲淹母丧丁忧期结束,在晏殊的举荐下执掌应天府书院。


范仲淹一直认为,国家的治理,离不开人才,只有有了人才,国家才能真正四海升平,于是他大力提倡兴学,在当时,全国有学院数百所,可谓空前。


在其以身示教的影响下,当时的读书人,多崇尚品德节操,每当谈论天下大事,辄奋不顾身、慷慨陈词,士大夫之精神,可谓盛极一时。


张横渠先生少年时曾给范仲淹一篇论及时事的文章,范看后,对张横渠说:你现在先不要考虑这些,回去好好读书。并且从自己的藏书当中拿了一本《中庸》给张横渠。


张横渠后来成为宋朝一代大儒,其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何尝没有范仲淹的一份指引提携之功?


再说后来范仲淹西北戍边的时候,还对猛将狄青说:“将领若不知天下古今之事,顶多只是匹夫之勇。”并给狄青一本《左传》,狄青潜心苦读,研习历代将帅兵法,自身修养不断得以提高,终成一代名将。


在西北戍边,范仲淹真的是看到了戍边的辛苦,所谓“将军白发征夫泪”。


也正是因为看到了战争给人带来的苦难,所以并不主张战争,战争带来的只有苦难。


所以疼并不是想打败对方,而是想以仁政和文化教化敌人,可是他并没有得到理解,甚至还因此被朝廷责难。


可是那又怎么样呢?对于范仲淹来说,他要的并不是少数人的认可,而是全人类的福祉。


范仲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07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公元1052年,范仲淹病逝,享年64岁,谥号文正。


文正是文人谥号当中的最高谥号。


至此,范仲淹真正实现了他少年时的抱负,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为良相,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国忧民,一生功绩均在民;


为良医,他“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一生忠于自己,即便千百年以后,依然能教化人心,医治人心。


2012年6月13日,一群农民工拉着一条长约八尺的白布横幅,上书:“求范公显灵”。原来他们是为了讨回自己劳动的血汗钱,可是工头拖了又拖,从2011年年底一直到2012年6月,这群人不仅没能回家过年,开发商还说:“还得继续干活,不然不给工钱,让你们一分钱拿不到。”。


这些人没有办法,只能去求范公。


活着的时候,他是居庙堂之高不忘其民,处江湖之远不忘其君。去世以后,他不忘的民,也从没有忘记他。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文|帝小羽,我从山里来,欲回山里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真宗   屈原   鲁迅   谥号   良医   不识时务   继父   人心   太后   朝廷   天府   美文   公元   人格   自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