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锋:杂交水稻的幕后英雄,一个让袁隆平都要感激的人

大家能吃饱饭,要感谢袁隆平,袁隆平能研究出杂交水稻,要感谢华国锋。

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那这句话的背后,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故事呢?事情还要从1931年说起

华国锋:杂交水稻的幕后英雄,一个让袁隆平都要感激的人

要知道,袁隆平出生于北京,那他是如何与水稻结缘呢?1931年日军悍然发动“九一八”事件找茬,为了躲避战乱,袁隆平跟随父母来到了南方。

要知道,在北方大多是种植小麦的,那时候白花花的大米对大部分北方人来说,是“奢侈品”,有一次在南方的户外稻田,袁隆平跟随母亲第一次见到了生长在地里的大米。母亲告诉年幼的袁隆平,这就是咱们碗里的大米饭。

大米不是白色的吗?年幼的袁隆平望着金黄色的稻田出神,那时,他就对自然户外有着浓厚的兴趣,可能袁隆平也有些想不到,自己将和水稻自此结缘。

华国锋:杂交水稻的幕后英雄,一个让袁隆平都要感激的人

袁隆平小时候(左)

上学之后,袁隆平更是对书本上的自然知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受父母的影响,袁隆平的成绩非常优异,他的父母就是从事教育工作的。

要知道,那时候的教育方式非常呆板,袁隆平和后来的数学家吴文俊谈话的时候聊起那段往事:上数学课的时候,老师告诉同学们“负负为正”,当时的袁隆平没有听懂,他问老师为什么负负得正?老师却板着脸对他说:你不需要知道为什么,只需要记住这个结论就可以了。

即使如此,袁隆平依然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不过在此期间,袁隆平却目睹了这样一件事。

华国锋:杂交水稻的幕后英雄,一个让袁隆平都要感激的人

1939年的五月份,袁隆平和父母在重庆亲眼看到了日军连续几天的轰炸,被炸后重庆一片废墟,数千人丧失,数万人流离失所,他们当中多少人连饭都吃不上。

这一切对年少的袁隆平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他立志一定要学有所成,用自己的力量让大家吃饱饭,让国家变得更强盛,这样才不会受别人的欺负。

1948年,袁隆平高中毕业,但报考大学的时候,袁隆平的父母起了分歧,他们争执不下。袁隆平的父亲袁兴烈想让儿子报考政务类大学,这样毕业后能进入到政府部门工作,相当于端上了铁饭碗,但袁隆平的母亲华静想让儿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华国锋:杂交水稻的幕后英雄,一个让袁隆平都要感激的人

小时候对自然学科的浓厚兴趣让袁隆平毅然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学校,那就是西南农学院,他报考的是农学系农作物专业。后来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袁隆平幽默地说:

原来园艺场展现的红花绿草并不是真正的农村,我要是知道农村的真实情况,可能我就不会选择农业了。

我想,如果袁隆平报考的不是农业,他可能是一名政府职员,也可能是一名游泳运动员,毕竟袁隆平在读高中一年级时,就曾获汉口赛区男子百米自由泳第一名;获湖北省男子百米自由泳第二名。

华国锋:杂交水稻的幕后英雄,一个让袁隆平都要感激的人

后来,抗美援朝爆发,平时喜欢游泳的袁隆平身体素质是极好的,即使在西南农学院他学的是农业,他也有一腔热血,他想通过参军支援前线,并报考了空军飞行员,因为身体素质好他被成功入选,而且学校还组织了盛大的欢送典礼。

或许是命中注定,袁隆平此生与水稻有缘,正当他一腔热血准备奔赴朝鲜战场的时候,因为局势缓和了,他又被送回来了。

就这样,袁隆平直到大学毕业,不过此时他又面临着一次抉择。

华国锋:杂交水稻的幕后英雄,一个让袁隆平都要感激的人

那时候的大学生是包分配的,他的同班同学很多人都希望被分配到大城市,用咱们现代话说就是更有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

但袁隆平却没有这样做,他想:自己学的是农业,如果在大城市如何学以致用?农村广袤的稻田才是自己的用武之地,就这样,他被分配到了湖北怀化,在这里仅仅几个月,由于工作的需要,他又被调到了更加偏远的安江农校任教。

在学校里,袁隆平教的是遗产育种学,所以他的教课地点我们也猜到了,没错,就是田间地头。

华国锋:杂交水稻的幕后英雄,一个让袁隆平都要感激的人

你会看到袁隆平戴着草帽,在炎炎烈日下带着学生在田间地头给学生讲课,看起来和农民一样。有时候,袁隆平在上课的时候,还会邀请当地种了几十年地的老农来给学生们上课,那一节课,老农的一句话让袁隆平如醍醐灌顶,老农说:施肥不如勤换种

是啊,如果种子本身就不行,再勤快拔草施肥也无济于事,但当时的遗产育种学分为了两派:苏联派强调植物受后天影响居多,外因能让植物变得高产,然后遗产给后代;西方派则认为植物的遗产在内因,就是生物的基因。

受历史背景的影响,当时在农业领域苏联学说占据主导地位,袁隆平依照苏联派的学科知识,进行了植物的“无性杂交”实验,但均失败而告终。

华国锋:杂交水稻的幕后英雄,一个让袁隆平都要感激的人

1957年,袁隆平读报纸的时候看到了DNA双螺旋结构遗产密码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奖,此时他才幡然醒悟,苏联派的遗产学说显然是不正确的。

1959年到1961年期间,是我们国家经济非常困难的三年,全国大旱,粮食减产,人民面对着大饥荒,袁隆平看到过很多人因为吃不上饭被活活饿死,每当回忆起这些往事的时候,袁隆平爷爷都会眼泪纵横。

那时候,和农作物打交道的袁隆平决定必须要研究出高产的水稻,让人民不再饿肚子,就这样,袁隆平正式研究杂交水稻。

华国锋:杂交水稻的幕后英雄,一个让袁隆平都要感激的人

我们知道,水稻是雌雄同株,要发展杂交水稻谈何容易?要通过外力强行把雌花和雄花分开再育种。

袁隆平为了研究杂交水稻十几年如一日,其中辛苦自不必说,但更难的,是外界对他的质疑。

杂交水稻并不是新鲜课题,那时候美国和日本都在搞杂交水稻,但无一例外都以失败而告终,外界始终不看好杂交水稻。那时候,一些人说袁隆平是披着科学的外衣在骗取科研经费,但又有谁知道他在海南的南红农场吃尽苦头做研究?蚊虫叮咬、烈日炎炎,这些都没有让袁隆平退缩。

杂交水稻连美国日本都没搞出来,你能搞出来?袁隆平说:难道他们搞不出来我们就不搞了?那还要我们这些农业专家干什么?

华国锋:杂交水稻的幕后英雄,一个让袁隆平都要感激的人

1970年,湖南常德有一场农业交流会,在会上华国锋认真倾听了袁隆平的报告,当杂交水稻研究最困难的时候,遭遇重重阻挠,华国锋勉励他说:周总理很关心你的杂交水稻项目,希望你可以搞下去,并取得成功。在华国锋的支持下,杂交水稻成了当时湖南省的重点农业项目。

后来杂交水稻取得一定成果后,华国锋更是让袁隆平来北京当面汇报杂交水稻工作,当时周总理已经病重,国务院大量工作都压在了华国锋肩上,即使很忙,他召集了分管农业的副总理陈永贵,农业部部长沙风等人聆听袁隆平的工作汇报。

听完汇报,华国锋高度评价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并当即决定拿出150万科研经费和800万斤粮食指标,来支持杂交水稻的推广

后面的事情我们也知道了,袁老的杂交水稻越来越成功,但请大家别忘了,杂交水稻的背后,还有一个幕后英雄,他叫华国锋!


参考资料:《杂交水稻二十年往事》

《袁隆平传》

《华国锋与杂交水稻往事实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双螺旋   水稻   老农   苏联   自由泳   农学院   地头   稻田   大米   遗产   幕后   感激   往事   父母   植物   英雄   农业   工作   华国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