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痛风辩证要点及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痛风辩证要点及治疗方法

痛风

痛风是尿酸排泄减少和嘌呤代谢障碍所致,以特征性急性关节炎为主症的疾病。

痛风属中医学“痹病”“历节风”等范畴,其发生常与正气不足→饮食不节→外邪侵袭等因素有关。本病病位初见于筋骨,日久可使病邪由经络而至脏腑,呈现心→脾→肾同病。基本病机是正虚邪侵,气血痹阻,经络不通。

【辨证要点】

主症 关节剧痛反复发作,多急性发作于午夜,最易受累部位是趾的跖趾关节,依次为踝→跟→膝→腕→指→肘等关节。久病者出现痛风石沉积,常导致关节畸形,并有肾脏病变和尿路结石的发生。

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疼痛,局部按之焮热,喜凉恶热,伴全身发热,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滑数。

痰瘀痹阻:关节疼痛固定不移,呈梭形肿胀,活动不利,皮下可触及硬结,可伴面色暗滞,胸部刺痛,溺时腰痛如掣如绞。唇舌暗红,脉细涩或弦紧。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疏经活络,通痹止痛。取局部穴为主。

主穴 局部阿是穴

配穴 风湿热痹配大椎→阳陵泉;痰瘀痹阻配公孙→血海。依据不同关节配穴,跖趾关节配八风→内庭;踝关节配申脉→昆仑;指间关节配八邪→四缝;腕关节配阳池→腕骨;膝关节配膝眼→阳陵泉。

方义 局部取用阿是穴,疏通经络气血力著,祛风清热利湿作用明显,可使营卫调和而风寒湿热等邪无所依附,痹痛遂解。

操作 局部阿是穴施以齐刺→扬刺→输刺等,针后可令局部出血,每日1~2次。关节肿甚或呈梭形者,可在局部行刺络拔罐法,每隔2~3日治疗1次。余穴用常规针刺。

2.其他治疗

(1)灸法 取局部阿是穴。施以温和灸,每日1次。

(2)耳针 取神门→内分泌→交感→对应部位。毫针刺法,或埋针法。

【按语】

1.针灸对缓解局部关节红肿热痛有一定疗效。

2.要严格注意饮食,不食高嘌呤食物,不酗酒,必要时可同时服用秋水仙碱等药物。

针灸治疗​痛风辩证要点及治疗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公孙   痛风   阳陵泉   毫针   内庭   腕骨   风湿热   硬结   嘌呤   经络   气血   红肿   针灸   关节   局部   要点   部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