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患者饮食禁忌和食疗

脾胃虚寒,为中医名词术语。是指脾胃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包括脾阳虚和胃阳虚,多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

脾胃虚寒患者饮食禁忌和食疗

脾胃虚寒忌食下列食物。

猕猴桃脾胃虚寒患者饮食禁忌和食疗

性寒,味甘酸。《开宝本草》中指出:“冷脾胃。”《中药大辞典》也说:“脾胃虚寒者慎服。”凡脾胃虚寒痛者当忌。

甘蔗脾胃虚寒患者饮食禁忌和食疗

性寒,味甘。虽有清热生津作用,但脾胃虚寒之人则不宜食。《本草经疏》中明确告诫:“脾胃虚寒呕吐者忌之”。故凡胃痛属寒者当忌食甘蔗。

莼菜

性寒,味甘。《本草汇言》中记载:“莼菜凉胃,……不宜多食久食,恐发冷气,困脾胃,亦能损人。”《医林纂要》亦指出:“多食腹寒痛”。凡脾胃虚寒疼痛者应忌食之。

西瓜脾胃虚寒患者饮食禁忌和食疗

性大凉,能清胃火。《滇南本草》说它能“治一切热症”,素有“天生白虎汤”之称。《中药大辞典》中指出:“中寒者忌服。”故寒性胃痛之人切勿食之。

茭白

俗称茭瓜,唐代著名食医孟诜曾指出:“茭白寒,性滑,发冷气,滑中,不可多食。”《本草汇言》亦说:“脾胃虚冷者勿食。”因此,寒性胃痛者宜忌之。

苦瓜脾胃虚寒患者饮食禁忌和食疗

苦寒食品,脾胃虚寒疼痛之人法当忌食。《滇南本草》中曾说:“脾胃虚寒者,食之令人吐泻腹痛。”

麦门冬

性寒,故寒性胃痛者忌食。正如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早有告诫:“气弱脾胃虚寒者必不可饵。”

螺蛳脾胃虚寒患者饮食禁忌和食疗

性大凉,寒性胃痛者切忌。《本草汇言》中早有告诫:“此物体性大寒,胃中有冷饮,不宜食之。”姚可成《食物本草》中也说:“多食令人腹痛不消。”不可不慎。田螺性同螺蛳,寒性胃痛者亦在忌食之列。

蚌肉

性凉,味甘咸。《食疗本草》说它“性大寒”。《本草衍义》中认为:“多食发风,动冷气。”《随息居饮食谱》亦云:“多食寒中。”寒性胃痛之人,尤当忌食。

脾胃虚寒患者饮食禁忌和食疗

性寒,味咸,亦属大凉之物。《本草经疏》中记载:“若血因寒凝,与夫脾脾胃虚寒滑,腹痛喜热恶寒之人,咸不宜服。”《随息居饮食谱》也说“中气虚寒者均忌。”所以,寒性胃痛以及气虚胃痛之人,皆不宜食。

柿子脾胃虚寒患者饮食禁忌和食疗

性大凉,味甘涩,寒性胃痛之人切忌服食。《本草经疏》中早有告诫:“……素有寒积、感寒腹痛、感寒呕吐者皆不得服。”尤其不得与螃蟹一同食用。

香蕉

性凉,味甘。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还说它“甘,大寒。”凡有寒性胃痛之人,均不宜服食,否则食后即感胃冷不适,甚则立即引起胃痛发作,故当忌之。

甜瓜

俗称香瓜。性寒,味甘。《孙真人食忌》中早已告诫:“甜瓜动冷疾”。《食疗本草》中也指出:“动宿冷病”。凡平素脾胃虚寒之病者,切不可食,否则容易引起胃痛发作。

性凉水果,脾胃虚寒疼痛者,切忌多食。诚如《本草经疏》中告诫:“……腹痛冷积,胃冷呕吐,法咸忌之。”再如《增补食物秘书》、《饮食须知》等也都有“多食令人寒中”的记载,故脾胃虚寒痛者勿食生梨。

荸荠脾胃虚寒患者饮食禁忌和食疗

甘寒之物,能清胃热,但寒性胃痛者则当忌食。正如唐代食医孟冼所说:“有冷气,不可食。”清代食医王孟英也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中气虚寒者忌之。”

此外,寒性胃痛者还应忌食绿豆、柿饼、生番茄、竹笋、瓠子、海带、生莴苣、生萝卜、生藕、生菜瓜、生黄瓜、生地瓜、金银花、菊花、薄荷、鸭蛋、蛤蜊、蕹菜、蕺菜、地耳、豆腐、马兰头、冷茶以及各种冷饮、冰镇食品,性凉生冷的食品会使脾胃虚寒疼痛加剧。

中医认为可以从饮食来改善脾胃虚弱的问题,常用食疗方有:

1

红枣小米粥
脾胃虚寒患者饮食禁忌和食疗

取红枣10个,小米30克,先将小米清洗后上锅用小火炒成略黄,然后加入水及红枣用大火烧开后小火熬成粥食用,适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脾虚患者。

2

莲子山药粥
脾胃虚寒患者饮食禁忌和食疗

取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将莲子去皮及心,加山药、粳米及水煮粥食用。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虚弱患者。

3

沙参麦冬扁豆粥

取沙参10克,麦冬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先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将汁加粳米、扁豆煮成粥食用,适用于手足心热、便干的脾阴虚患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脾胃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本草   莼菜   沙参   饮食   粳米   麦冬   扁豆   山药   莲子   胃痛   红枣   食疗   冷气   禁忌   患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