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我们每个人做事都是有很强的目的性,都会指向一个什么,这个什么或者是名,或者是利,或者是名利双收。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无利不起早,升斗小民没有远大的抱负,只是追求实惠的人间五谷,享受人间烟火的气息。不为温饱发愁的人,可能就要去追求良好的社会声誉与他人的交口称赞这些超越了物质利益的名声之类的东西。当然也有一些圣洁的人,虽然食不果腹、穷居陋巷但安贫乐道,像复圣颜回这样的人,那是我的人生标杆,那是圣人,显然不可能以圣人的目标来要求每一个凡夫俗子。

太强的目的性,导致过于讲求实用性。这正是我们心累的地方,也扼杀了不少创新思想、创造倾向与创业冲动。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春天播种、秋天收获,有付出就有所得,实用主义精神十足,注重经验、崇尚实干,以是否有用作为评判的重要标准,自有其不可抹杀的历史功绩。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任何一个好的东西,只要过了头,就必然会走向反面。正是我们过于强调实用,所以近现代科学思想难以萌发,李约瑟也发出了灵魂之问:近代科学为何没有在近千年处于世界文明顶端的中国产生?所以科学与民主、赛先生与德先生才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强有力的号召。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除了被大多数人奉为圭臬的实用主义思想之外,还有“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之类的超越性思想观念。所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在我看来,主要就是不太功利化,不要太注重结果导向,不能简单地以成败论英雄,要注重过程,要容许探索,要宽容失败。对于个体而言,人生最重要的是一个过程,我们翻过山蹚过水,经历过风雨、见过天边的彩虹,就已经足够了。对于任何一个事情,我们只要努力过,其实结果的成果与失败,并不那么重要了。俗话说得好正处副处退休了都在一处,官位的大与小,心心念念的时候如此重要,一些人为此不惜卑躬屈膝,丧失做人的尊严,其实都是过眼云烟。如果我们真能以旷达的胸怀去处世,不是那么执着,不是那么汲汲于功名利禄,只管做好眼前当下的事情,不仅仅赶路,也在赶路的同时,欣赏沿途的山与水、花与草、鸟与兽,说不定远方的风景更美丽,属于自己的事业与成果在某个时间不期然地来到身边。

就像我们抓沙子一样,我们攥得越紧,从指缝间掉落的沙子就越多。只有当我们以平常心,用松紧适度的抓握,才能捧起一大捧人生的沙粒。豁达一点吧,对自己、对别人,做自己心目中当前状态下最好的自己就行,不必那么执着,不须那么苛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旷达   新文化运动   前程   升斗小民   奉为圭臬   副处   食不果腹   目的性   圣人   沙子   中国传统文化   注重   思想   科学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