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胜欲者从

人的一生,说白了就是在义与欲之间徘徊,人生必须在义与欲之间做出选择。义者,宜也。说直白一点,就是做应该做的事情。什么是应该的,合乎人性与道德的,合乎大义的就是应该的。欲者,欲望也,想要的东西也。人往往会堕落成欲望的奴隶,不管你是否相信,是否愿意。看满大街的胖子你就会明白口腹之欲的强大力量了。从义难,从欲易,但是古代圣贤告诉我们:义胜欲。所谓义胜欲,是指过合乎正义与道德的应该的生活,做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胜过遵从本能的欲望支配的生活、按照满足自身欲望的方式去为人处世。


一个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应该为什么活着?应该如何活着呢?这是一个事关人生意义、人生价值、人生追求与精神归宿的大问题。有人说得很辩证,吃饭是为了更好地活着,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这句话一下子就把口腹之欲与活着的意义阐述得清楚明白。正因为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人活着有着更高的精神追求,所以才有不为五斗米折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廉者不食嗟来之食、志士不饮盗泉之水之类的名言传世,才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饿死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一个人如果遵循自己的本能而活着,饿了就寻找食物填饱肚子,渴了就找水喝,成人了就想男女之事,就找一个配偶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如果你不触犯法律、不违背公序良俗,别人也把你没有办法,实际上有不少人就试这样活着的。或许这样活着的人,还没有什么焦虑和痛苦,或者说由于这类人生活的很简单,很少有现代人的抑郁症。但是,人群中还有一部分人,读了书、明了理,就要思考,就要追问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做一个事情的时候,就要多问一个为什么?就要追问应不应该这样做?人类文明的产生、发展与延续,多半就是在有思想的大脑中进行的。我们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是要为不断增加知识总量做一点贡献的。只有这样,文明才会向前发展,人类的力量才会发展壮大。

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 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有着区别于动物的理性、道德与智慧,知道在本能的前提下,还要思考应不应该这么一个话题。正义与否,从来都是一个文明社会评判人与事的重要标尺。我们应该在合乎正义的原则下,做符合道德与理性的事情,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做合乎时宜的恰如其分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不饮盗泉   不食周粟   廉者   摧眉折腰   嗟来之食   口腹之欲   正义   本能   理性   道德   欲望   事情   意义   人类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