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你是否还在打工呢?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干什么也不会打工!这是网络上某大神的言论,走红一时,听上去很提气。他的本意可能是不想受打工的拘束,宁愿盗窃也不打工,但他的话击中了很多打工人的心,引起共鸣!但是我要说,打工真的不能成为一种习惯,不能成为一种心理的依靠。一旦失去思考,对未来没有打算,就会成为依附于流水线的机器,当年纪增大,带着满身铁锈回故乡。

千万不要有打工思维,真的太可怕,它让人沉溺其中,失去积极向上的动力!

在我上初中时,就有同村伙伴儿去打工了,当时我挺羡慕的,感觉外面的世界很美好。贫瘠的生活,让我们对南方的广阔天地充满向往。

过了几年,我已进入高中,有些小伙伴不断的回来,但更多的小伙伴向南方奔去。回来的时候看他们从容淡然,没有特别的喜悦,也没有叫苦叫累,让我对打工还是有点好奇。

真正的认识打工生活是在大一的时候,这时我和上高中的兄弟一起去深圳找正在打工的妈妈,一方面体验生活,一方面确实是抱着好奇的心情去看看母亲到底过的是什么样的打工生活。到地方下了车,第一感觉是真热,不同于家乡的烘热,下车就有骑摩托的人问我们搭不搭车。他们用带粤式方言的普通话。对那个地方另一个印象是全都是水泥路,不像我们乡间土路居多。

母亲接到我们后,把我们安置在她比较熟悉的一个旅馆那里,她曾在那里兼职打扫卫生。我和弟弟住一个房间,白天不论出工与否都是热,每天晚上回去必须要冲凉,不是洗澡,就是简单的把身上的汗冲掉。早上妈妈给我们送饭,一般都是米粥,中午去外面吃十块钱的盒饭,感觉比在家丰盛,因为我记得有鸭腿。吃饭时一大群一大群的,各个工厂下班的人都是吃这种饭,吃久了又想念家乡的胡辣汤、面疙瘩,后来有一次为了吃顿饺子,跑了好远才找到一个饺子馆,看到吃饺子的以为是老乡,攀谈后才知道原来是陕西人,和河南人一样,也喜欢面食。

当时母亲在一个电子厂,在深圳龙华区好像,管早饭和午饭。我和弟弟因为是暑假去的,只能打短,找了一个纸箱厂的活,私人的纸箱厂,估计带老板只有几十人,按时计工资,不管饭。我的工位是打包,就是把洗衣机、洗脚盆的外包装纸盒数好数,然后用特制的塑料规整打包,工作简单无聊。当时工厂里没有空调,黑色的大落地扇,呼呼地对着你吹,汗是哗哗的从身上落下。

夏季去的,六点多就要起床吃饭,然后步行二三十分钟走到那个厂里面,一般上午干到12点,有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下午接着干。刚开始货物较多,晚上还要加班到十点,回到旅馆时已经11点多了,头三天就是每天13个小时工作量,对我一个一直上学的书生来说,真的是有点受不了,但是我仍然坚持了下来。弟弟刚开始也坚持了下来,这让我感觉他挺厉害的,他比我还小三岁。后来我和他被分开了,我在一楼打包,他去二楼,往货堆上递材料。

我旁边几个小伙可能是广西或者广东的,大概有七八个,感觉好几个都未成年,他们整天说着方言,放着音乐有说有笑的干着活,我一个人默默的干活,谁也不搭理谁。厂里有一个年纪大的是河南的,但是我们交流也少,感觉心里特别的孤单[流泪]。最期盼下班后能够休息,还有见到妈妈聊聊天。

大概干了不到一个月,我兄弟突然生气不干了,自己跑出去。我和妈妈着急的赶紧去找,后来在附近一个台球室里找到他,他正在和人打台球,虚惊一场,只怕他跑丢了。经过妈妈的耐心劝解,兄弟又换了一个岗位,这次稍微好点儿。他也最终和我坚持了快两个月,我们才一起回去。

通过这次南下打工,我是明白了打工的辛苦,并不像我们原来在家乡中想象的那种美好,特别是坐流水线或单纯卖力气的,机械枯燥,没有技术含量,关键是陌生的环境、高强度的工作,压榨了人的交流和思想,下班之后只想着去放松自己,没有时间想的更远或去关心别人,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经过这两个月之后,我心里的想法也是,打工是坚决不打工的,还是好好学习吧,掌握一门技术,咱又没力气,还带着眼睛,根本干不了这种体力活。相反,弟弟和一群小伙伴们高中、大专毕业后,仍然奔向了南方。有些还坐流水线,学历好的可能当个技术员,有一部伙伴打工几年后回来干装修,干水电,开车运货,做买卖,干的都不错。

有些已经习惯了打工,他们认为只有那边有工厂、有工作,在家里没有工作岗位。习惯了打工思维的人,你跟他说10年、20年后的事情,他会说:考虑那么久以后有什么用?才不想那么多呢!

如果打工有出路,就是对技术的提高以及走向管理岗位,起码不容易因年龄增长被替代。但这是凤毛麟角的人,就我所接触的或知道的,只有一个同学在富士康做到课长,偶尔联系也是自诉压力山大。更多的还是打几年工就回家的。

朋友,兄弟们,我说打工不是长久之计,因为如果没有技术含量的岗位,很容易被年轻人或者机器替代,你要么走上管理岗位儿,要么在专业上力争上游,或者是带着资源回家创业。否则你能打工打到四五十岁,甚至打工到退休,这可能吗?希望小伙伴分析你身边的打工人、打工事,到底打工能打多久?

打工即使能打一辈子,如果在离家远的地方,还是会有很多不方便或牺牲。举两个例子吧,一个是最近小伙伴要买房,需要回来办过户、办公积金,但是因为五月份刚刚请完假,近期已经是不能请假了;另一个如果是父母有病,或者往后结婚了,有孩子、有媳妇,家里出个什么事儿,你要回来吗?你一年能请几次假呀?我曾接触过两个病人,在外打工几十年,父母死也没回来,等到自己有病了外面治不起,回到家乡哪里还有容身之地?姐妹兄弟也因他的无情而冷漠了,没人愿意管。

如果真的想一辈子坐流水线,那单身可能是最好的。有人说打工是拿青春换金钱,当你身体力强,没有什么,本质是我们可以通过重复的工作来获得一定的金钱积累,但是你老体弱,甚至中年以后被辞退的可能性就很大了。人到中年,没有一技之长。回来之后又没有什么人脉关系,难道要从头再来?从头再来谈何容易?所以,及时转行吧!

有意见或困惑希望能多多交流!共同提高!欢迎您的留言。


兄弟,你是否还在打工呢?


兄弟,你是否还在打工呢?


兄弟,你是否还在打工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兄弟   厂里   流水线   岗位   弟弟   家乡   工厂   母亲   习惯   高中   妈妈   感觉   地方   工作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