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羿射日,就是射太阳吗?

后羿射日,中国古代四大神话故事之一,知名度极高。


后羿射日,就是射太阳吗?

后羿射日(图源网络)


在我的记忆中,后羿射日就是一个具有神力的弓箭手,收拾十个不听话熊孩子的故事。只不过,这十个熊孩子是太阳,收拾的也有点狠。


当然,也有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的,有人说这其实是一个战争故事,有人说这其实是一个民族融合的故事,甚至还有人以此延伸,写了科幻故事,说后羿其实是一个,呃,银河联盟战士……


搞得扑朔迷离。


那么,后羿射日,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后羿射日,就是射太阳吗?

后羿射日(图源网络)


(一)


其实,如果要说还讲点科学精神的,应该是这个从气象学角度分析的观点。


这个观点认为,在气象学上有一个叫做“假日”或者“幻日”的现象


这种“假日”,就是看起来天空中出现了多个“太阳”,有大有小,有明有暗,就像下面那张图。


后羿射日,就是射太阳吗?

假日现象(图源网络)


但这其实是大气层内的一种光学现象,是由于大气中存在的某种六角形冰晶体,在特定排列和复杂气象环境下所造成的自然光折射。


据记载,1934年1月22日,在西安上空同时出现过7个“太阳”。1979年3月4日,在安徽蚌埠上空也同时出现过3个“太阳”。


所以,这种观点认为,在后羿所在的那个年代,也出现了这种“假日”现象,并形成了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


不过,这个观点虽然比较科学,但不够温馨,最大的问题是,不能解释后羿射日这个故事中,关于炎热和干旱的记载


因为这些“假日”,并不会真的升高气温,也不会把庄稼都给烤焦。


那么,后羿射日,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后羿射日,就是射太阳吗?

淮南子(图源网络)


(二)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后羿射日的记载。


关于后羿射日,或者说羿这个人的记载,很多古籍都有,但完整程度各不相同,甚至所记载的事情都不相同,包括《山海经》、《淮南子》、《左转》、《楚辞》、《史记》等。


其中,我们现在熟知的这个故事,来源于《淮南子·本经训》。原文如下:


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于是天下广狭、险易、远近始有道里。

《淮南子·本经训》


在这段记载里,记载了很多怪兽的名字,例如,猰貐、凿齿、九婴、封豨。都是吃人的。


不过我们要关注的不是这个,而是最前面那几句,即,“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这几句话说明,后羿射日的原因,是因为“十日并出”造成了禾稼烤焦了,草木烤焦了,老百姓没吃的了。


什么是禾稼?就是庄稼。什么是庄稼,就是种植的谷物,是人们种下去的东西,不是捡来的野果子。也就是说,“十日并出”造成了种植的农作物被烤焦了,颗粒无收。

后羿射日,就是射太阳吗?

种植农作物思想(图源网络)


接下来,我们简单想一想,在现在的农业生产中,什么样的原因会造成种植的农作物被烤焦,并且颗粒无收呢?对!就是自然灾害。


请看:


后羿射日,就是射太阳吗?

近10年干旱气候示意(图源网络)


从这些真实的报道就可以看出,其实要想农作物烤焦绝收很容易,根本不需要十个太阳,来一场大旱就行了


所以,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很可能与干旱造成的农作物绝收有关,而后羿改变了这个局面。

后羿射日,就是射太阳吗?

炎热大旱(图源网络)


(三)


实际上,原始的农耕文明主要还是靠天吃饭,所以,先民们一定会尽可能地研究大自然,总结大自然的规律,为农业生产服务。


这其中,就包括对一年四季气候特点的研究,也包括对不同年份气候特点的研究。


将这种研究资料收集起来传给后人,就可以让氏族掌握农业生产的规律技巧,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后羿射日,就是射太阳吗?

农耕(图源网络)


岁火太过,炎暑流行,……火燔焫,冰泉涸,物焦槁。

金不及,……夏有炎烁燔燎之变。

太阴不迁正,……万物枯焦。

岁少阳在泉,火淫所胜,则焰明郊野,……

《黄帝内经》


你可能看不懂其中的“火太过”、“金不及”、“太阴”、“少阳”,但你一定能看懂后面那些“火”。


其实,前面这些词都是指代的不同年份或一年当中的不同时间段,而后面那些“火”指的就是能把万物烤焦的炎热干旱气候。


再比如说,《淮南子·时则训》里面也有这样的记载:


仲秋行春令,则秋雨不降,……行夏令,则其国乃旱。

盂秋行冬令,则阴气大胜,……行春令,则其国乃旱。

《淮南子·时则训》


所以说,不同年份或不同时令都有各自的气候特点,哪一年容易发生旱灾,什么时令容易出现旱情,这其中是有规律可寻的。


一开始,先民们搞不清楚这个规律,搞不清楚为什么会有炎热大旱,会让农作物绝收。于是,就会认为是天上的太阳不听话所致。并且,从太阳代表光和热的直观感受角度,太阳越多,就会越热。


不过这一切,都被后羿改变了。后羿通过观察,找到了出现炎热大旱的时间规律,并开展防灾减灾,保住了老百姓的粮食


这,很可能就是后羿射日的内涵。


后羿射日,就是射太阳吗?

二十四节气与农耕文化(图源网络)


(四)


接下来,我们再用一些细节,来印证这个内涵。


第一个,大家应该还记得,在后羿射日的记载中,有很多怪兽出现。


为什么会有这些记载呢?


因为老百姓种的粮食,除了旱情导致绝收之外,还会被野生动物都给吃了。


想想看,以前地球上人类活动比较少,很多地方都是原始森林和野生动物的天下,它们会来吃人们种植的农作物,甚至还会吃人。


所以,《淮南子》里面有这样一句话,


令野虞行田原、劝农事、驱兽畜,勿令害谷

《淮南子·时则训》


一方面劝农事,赶紧收割吧,马上一波高温烧烤天气要来了。另一方面呢,驱兽畜,把吃粮食的野生动物都给赶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保护农作物。


所以,后羿射日的目的,是很精准的,就是保护农作物。而为了保护农作物,他除了“射日”之外,也许还真的射杀了很多吃粮食吃人的野兽。


后羿射日,就是射太阳吗?

一个野兽(图源网络)


第二,为了表达“焦禾稼”的效果,为什么一定要“十日并出”呢?两个够不够呢?


因为很显然,两个太阳、三个太阳,也都能代表成倍的热,何必非要十个太阳呢?


有人说是虚数,其实不是。


因为中国古人对数字的运用是很讲究的,因为每个数字都有特殊的含义。


那这个“十”的特殊含义是什么呢?


实际上,中国古人在研究不同年份的炎热干旱情况时,按照干支纪年做了总结。其中,天干代表来源于“天”的变化,其属性刚好是10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前面提到的,《黄帝内经》关于炎热大旱和高温烧烤记载中出现的“火太过”和“金不足”,实际上对应的就是天干。


所以,我们推测,后羿找到的这个规律,很可能是以十年为一个周期的炎热大旱的气候物候规律,这十年中,每一年的气候物候特点都基本搞清楚了。


后羿射日,就是射太阳吗?

黄帝内经(图源网络)

第三,“日”这个字,除了特指太阳,同时也有代表时间的含义


比方说,日积月累这个成语,并不是说把太阳和月亮累加起来,而是指一定长度的时间累积起来。


再比方说,日夜兼程这个成语,说的也不是太阳和月亮的事,而是指全时段不停歇的赶路。


从这个角度看,后羿射日中的“日”,不指代太阳,而是指代时间规律,也是有可能的。


因此,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其实并非射太阳这么简单,而是为了寻找炎热大旱与农作物减产绝收的时间规律,目的还是保护氏族居民的粮食


后羿射日,就是射太阳吗?

后羿射日(图源网络)

这也说明,中华民族认可的英雄,并不是说他的技能在某一方面特别强,而是说,他是否通过自己的能力,保护了全天下的老百姓。


正所谓《道德经》里讲到的: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主要参考文献:

伍梦尧.后羿射日神话的产生与演变刍议。

月朗.从气象学看“后羿射日”神话形成的根据。

黄帝内经。

淮南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后羿   淮南子   黄帝内经   太阳   气象学   大旱   神话故事   干旱   农作物   炎热   假日   气候   规律   烤焦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