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学医并非自愿,研究疟疾纯属偶然

罗斯(R.Rose,1857~1932)生于尼泊尔,父亲为英国军人。在英国接受初等教育,对数学和文学很有兴趣,根据父亲的意愿进入医学院。1879年后担任船上保健医师,1881年参加印度医疗队,本职以外热心钻研数学及写诗和文学。 7年后回国,受结核菌发现者科赫影响,开始研究细菌学。

1894年偶然会见曼逊,听说蚊子是丝虫病原体传播者,并看了疟疾病原体,受到了启发,后者是否也是蚊子传播,对疟疾研究有了兴趣。 罗斯为了研究热带病又回到印度,对成千上万的蚊子进行研究,终于于1897年8月20日在蚊子胃壁发现疟疾病原体,那天以后被人称为"“蚊子日”".之后又在蚊子唾液腺里找到原虫,发表了疟原虫的发育环.回到英国后继续研究热带病病理学,1902年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1911年接受爵士称号。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顾问参加印度军,救治了很多伤病员。1926年伦敦建立热带医学研究所,任所长。罗斯不仅热带病学,其数学造诣很深,具有作家,诗人的才干。1932年9月16日因脑出血逝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罗斯   疟疾   疟原虫   丝虫   尼泊尔   结核菌   唾液腺   细菌学   伤病员   病原体   印度   英国   蚊子   热带   数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