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大肠癌都是由你自己来做主

远离大肠癌都是由你自己来做主

最近一位在我们科室就诊的结肠癌患者的小儿子来到我这里,询问我是不是只要定期进行肠镜的检查就可以避免患上结直肠癌。听了他的询问,我既感觉到自己日常的肿瘤科普宣传有了一些成果,也觉得持有这样观点的人估计着实也不会太少。

说到恶性肿瘤疾病的早期筛查,应该说这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可以最大程度的发现早期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肿瘤早期诊断率,提高肿瘤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最为有效的方法。早期筛查的目的就是及早的发现恶性肿瘤的最为早期的阶段,再根据检查的结果实施对应的治疗,这样就可以及早的对于肿瘤的发展给予阻断的措施,防治患者出现局部浸润或者远处转移,早期干预可以使得90%以上的早期恶性肿瘤患者获得根治,这就是早期筛查的最大价值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说,早期筛查工作并不能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但是,对于部分具有肿瘤癌前病变,或者肿瘤高危因素的患者来说,早期筛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却可以及早的进行干预和处理,这样倒是具有了及早阻断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间接的也减少了部分恶性肿瘤的发生。对于大肠癌而言,肠镜检查就是发现早期肠癌的主要手段和途径,而肠镜检查中对于发现肠道息肉并及时的处理则具有了预防肠癌发生的可能。

远离大肠癌都是由你自己来做主

说到肠癌的预防,其实除了及早发现并处理肠息肉等那些癌前病变以外,还有的就是改变我们的一些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和行为特点,这样也是从源头上将肠癌的发生原因拒之门外,或者说是从发病的病因上阻断疾病的发生,这也就有了预防疾病病因发生的作用,理论上说这也是恶性肿瘤预防的最高境界。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生率与国外一样呈现显著性增高的状态,而且,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生又具有了低龄化的趋势,25岁以后人群的发病率迅速增长,这样也就进一步的强调了定期筛查和病因预防的重要性。

远离大肠癌都是由你自己来做主

肠癌家族史的危险性,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直系亲属中患有结直肠癌的,其发病风险高于普通人群的1.76倍。或者说约有1/4的肠癌患者中有肠癌家族史。家族史是遗传性结直肠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保持健康体重,拒绝大肚腩。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身体质量指数(BMI)是权衡罹患结直肠癌风险的有效指标,BMI每增加5kg/m²,结直肠癌的罹患风险就会增加5%。而腰围每增加10cm,肠癌的发病率则增加2%,当男性腰围≥101.6cm,女性腰围≥99.1cm,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了2倍。由此说来,真的是印证了那句话:不论肉长到哪里都会让我们所担心。少吃红肉或加工肉。在肉类与肠癌的研究结果中表明:大量食用红肉会使肠癌风险增加28%,大量食用加工肉则会增加20%。这就是说健康饮食应该是以蔬菜和谷物为主菜,将肉视为配菜,用鱼肉或鸡肉等白肉来代替红肉作为主要的蛋白质来源。禁烟和二手烟。吸烟和二手烟是导致结直肠癌的重要原因,吸烟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约30%左右。对于女性而言烟草带来的危害远大于男性,吸烟女性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较之不吸烟者增加了20%。禁酒,由于饮酒与结直肠癌患病风险之间关联性较高,饮酒人群罹患结肠癌、直肠癌的风险可以增加1.2倍、1.5倍。每日饮酒增加10g,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即可以提高7%,因此,安全的酒精推荐剂量是“0”。减少糖尿病风险,糖尿病患者罹患结肠癌、直肠癌的风险是健康人群的1.38倍、1.20倍。这个也与糖尿病患者的体型多为肥胖,且伴随不良生活习惯等有关,这些又是诱发大肠癌的主要原因。膳食纤维和全谷物饮食是降低结直肠癌风险的主要因素。富含纤维性膳食具有较强的肠道刺激作用,可以改善肠道内环境,改变粪便的组成和性状,有利于排便反应的发生,缩短了粪便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减少了肠道内致癌物与肠道的接触和损害,这也是降低肠癌发生的主要因素。增加运动、减少久坐。缺乏运动和久坐成了目前很多人的常规生活习惯,而肥胖则成了久坐与缺乏运动的因果互动。这也是目前结直肠癌发病率提高,年轻化趋势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久坐和缺少运动也是肥胖、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约25%肿瘤患者发生的主要原因。体育锻炼可以预防大约15%的结肠癌,也可以减少约1/3的肠道息肉的发生。及早处理各种肠道炎症性疾病,研究表明慢性溃疡性肠炎和克罗恩病已被认定与肠道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定期复查则是具有着积极的干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吸烟者   息肉   恶性肿瘤   肠癌   腰围   肠道   发病率   病因   肿瘤   患者   人群   结肠癌   风险   发生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