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是怎么炼成的

我们看描述明清时代的影视剧时,有关太监的故事特别多。他们形象萎缩,说话油腔滑调,办事阴险狡诈,令人十分看不起。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职业,你想加入可着实不易。

一般当太监多为穷苦人家的孩子居多,也有在当地混不下去的地痞无赖,恶贯满盈的魏忠贤在家乡就是无恶不作的流氓,想改变命运才净身当了太监,另外叛军的子嗣也有被充为太监的,如大名鼎鼎的郑和、权倾朝野的高力士。

当太监的第一步是净身,做这个手术的必须是政府认可的专家,否则是违法。那个年代没有麻药止痛药不能输血,做一次手术就相当于在鬼门关走一遭,手术前必须签字画押,出现任何意外专家都概不负责,不得反悔。去势手术往往会选在冬末春初,一方面天气冷不易感染,另一方面春天来了,利于伤口愈合。

太监是怎么炼成的

太监是怎么炼成的

净身是第一步,要想进皇宫必须有人担保引见才行。现在的北京中关村,原来是中官村,明清时期居住的是一些在皇宫干不动活儿的退休老太监,就负责这方面的引荐工作。

进了皇宫后距离太监还有十万八千里,他们要从侍从做起,干最低级的扫地洗脚端尿盆类的活儿,再往上升格为监丞,努力表现通过考核,长格为少监,再努力再上升,才能称为太监。所以不是净身进了皇宫后就能称为太监,太监是一种尊称。

太监是怎么炼成的

太监是怎么炼成的

看到影视剧中宫女称太监为“公公”,那是非常非常错误的,公公是一种蔑称,只有皇帝、皇后或贵妃这些级别高于太监的才能这样称呼,与太监平级或者品级低的如果称呼“公公”,估计立马就要掌嘴。同级别的太监素称“爷”,前而加上姓。

当太监要想高升,除了心灵手巧,有眼力劲儿外,会见风使舵,讨主子欢心外,还要肯为主子卖命。比如清朝有太监安德海,咸丰皇帝暴亡于承德避暑山庄,留下遗诏,托孤“顾命八大臣”,又叮嘱慈禧若有异心可除之。实际当时慈禧等于被软禁起来了,到处都是八大臣的人,慈禧便派安德海冒死去北京联系恭亲王奕䜣,发动辛酉政变,才逆转了局势,安德海也因此受到慈禧宠幸,飞扬跋扈,谁都不放在眼里。

太监是怎么炼成的

太监是怎么炼成的

经历了身体上的痛不欲生,精神上的奴颜婢膝,终于熬成了太监,所以这些人心灵就会发生扭曲,尤其是得了势的太监会坏得流油,如明朝的王振、刘谨、魏忠贤等。

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后,太监制度也跟着废除,但是太监并没有消失,仍有部分太监跟随溥仪辗转到天津和长春。

孙耀庭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太监,他一直活到94岁,1996年才去世。自此,人间再无太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避暑山庄   辛亥革命   咸丰   太监   奴颜婢膝   蔑称   主子   活儿   明清   大臣   公公   皇宫   慈禧   皇帝   手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