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吃饭吗?吃饭顺序也用“统筹方法”

小学时学过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统筹方法》,说的是安排工作进程的一种方法,合理了就可事半功倍,否则就可能事倍功半。那么,在饮食中,这样的规律同样存在。

——约定俗成的吃饭程序

无论去餐馆就餐,还是在人家做客,吃饭的程序似乎已经约定俗成。

——先给孩子来点甜饮料,女士们也可以要甜饮料,男人则上酒。过去还有免费茶水,现在喝茶比喝可乐还要昂贵。

——凉菜里面,一定少不了肉类冷盘,也就是冷荤。

——主菜主要是鱼肉海鲜,吃到半饱,再上蔬菜,最后是汤;

——菜差不多吃完了,才问要不要上主食,主食还有很多花样,如包子饺子炒饭酥点麻团馅饼葱油饼;

——最后上点水果,千篇一律就是西瓜苹果和橘子,冰冰凉地端上来;也有的店会上冷食,比如雪糕、冰淇淋之类,以示时尚。

这种大众公认的用餐顺序,已经延续了多年。其实,这个顺序可说是最不健康、最不营养的。或许,它的主要目标,就是让人们远离正常的生理需要,肆意地浪费食物资源,在放纵中获得快感。偶尔为之固然不妨,如果经常这样吃饭,就不太合乎健康原则了。

酒精饮料其实最不适合在餐前空腹饮用,因为这时候它对胃的伤害是最大的。空腹的时候,酒精直接接触胃,而且会很快地通过胃壁吸收,对肝脏中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解毒效率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而饮料中糖分过多,香精色素等添加剂含量较高,如果用这样的饮料给孩子填充小小胃袋,后面的食量就会显著减少,容易造成孩子的营养不良问题。

而先吃鱼和肉类,其在胃部至少4个小时才能被排空,一是占了大部分胃空间,使胃部不能再容纳蔬菜,二是其长期在胃下部,会产生腐烂,同时也会阻止主食与蔬菜的排空,主食会发酵,蔬菜会腐烂,整个胃就成了一个“大垃圾桶”,久而久之,各种疾病自然应运而生。

关于汤,人们现在都知道“餐前喝汤,苗条健康”,国际上有研究证明,餐前喝汤,可以让人用餐时少吃15%的食物。如果日积月累,对预防肥胖有所帮助。如果用餐同时喝汤,就没有这样的作用。

——如果进餐顺序变一变…

我们看到传统的餐馆就餐顺序有多少弊病。它的结果是摄入大量的脂肪和过多的蛋白质,能量供应比例严重失调,非常容易造成肥胖、高血脂和高血压的状况,而且容易伤胃、伤肝。对于需要控制体重的人来说,这种吃法难以控制食量。

那么,如果我们把进餐顺序变一变,情况又会怎么样呢?

不喝甜饮料。就坐后首先吃清爽的新鲜水果,然后上一小碗开胃汤。

先吃清淡的蔬菜类菜肴,把胃充填一半;

然后上主食,同时上鱼肉类菜肴,此时可饮少许酒类。

如此,人们既不太可能油脂过量,也不太可能鱼肉过量,轻而易举地避免了肥胖的麻烦;首先保证足够多的膳食纤维,延缓了主食和脂肪的消化速度,也能帮助避免高血脂、高血糖的麻烦。

从食物类别的比例来说,这样的顺序可以控制肉类等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保证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提供大量的抗氧化成分,并维持成酸性食物和成碱性食物的平衡。

对比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每天摄入量最多的应当是蔬菜和主食,而摄入量应当最少的是动物性食品,把它们放在就餐顺序的最后,当是合情合理的。

你会吃饭吗?吃饭顺序也用“统筹方法”

吃饭顺序也用“统筹方法”

——通过点菜来合理调整顺序

怎样做,才能满足自己的营养原则呢?这里面,就需要一些点菜智慧了。

首先,上一壶茶水,先说说话,然后点些含有淀粉的凉菜,配以水果蔬菜和冷荤。现在含有淀粉的凉菜比较多,比如凉拌的荞麦面、蕨根粉、凉粉米皮等;又比如土豆泥、糯米藕、百合红枣、五香芸豆等。它们可以让胃里面先进入一些淀粉,减少后面的蛋白质浪费问题,也能很快地缓解饥饿,延缓进餐的速度。其实,这就解决了开头上米饭的尴尬,其实达到类似的效果。

各种少油的生蔬菜、凉拌菜、水果沙拉等,也是冷盘的好选择。

先吃了含淀粉食物和蔬菜,再吃几口含有蛋白质的鱼肉类,再开始喝酒,对身体的损害就会小一些。而且,这些凉菜中所含的膳食纤维,也能够弥补后面热菜中的不足。

点菜的时候,也可以嘱咐服务员,早一些把汤端上来,素菜也先上来;同时,还可以告诉服务员,炒菜、做汤的时候稍微淡一点,炒菜的时候尽量少放点油,炒蔬菜时不要淋明油。这样,就可以少吃很多的油和盐。

你会吃饭吗?吃饭顺序也用“统筹方法”

吃饭顺序也用“统筹方法”

在主食的问题上,也可以告诉服务员早一点上,或者如果可能的话,最好点一些“农家乐”之类的粗粮薯类组合。现在很多餐馆都有蒸玉米、甘薯、芋头、南瓜之类的组合,既有欢乐气氛,又能得到精米白面所没有的营养价值,而且作为菜肴可以早一点端上来。一些玉米饼、小窝头、紫米粥、绿豆粥之类,也是不错的主食选择,可以早一点上来。

此时,可以再点一些肉类,当然,如果是晚上,肉菜不点也罢。

此外,要求果盘最先上,而且不需要冰过。

总之,只要动动脑筋,其实大部分餐馆里都能调配出基本上合格的营养餐,让客人吃得既健康又愉快,也并不显得主人小气。
  生活富裕了,担心显得太寒酸,担心客人吃不饱,这种贫困时代已经过去了。在以人为本、注重生活质量的时代当中,能不能点出一桌既健康、又美味的饭菜,才是凸显宴客者品味的关键所在。

从今之后,不妨在点菜品种上和进餐顺序上下下功夫,看看是不是有不一样的感觉。

饭前先喝汤

饭前先喝几口汤,正像运动员做预备活动一样,可调动整个消化系统活动起来,消化腺开始分泌消化液,消化器官开始蠕动,为进食做好准备。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各消化器官的功能,使之协调而自然地进入工作状态,食后就有较为舒适的感觉。

另外,饭前先喝点热汤,对控制体重的增加有好处。一般说来,吃饭快的人,容易体胖。这是因为大脑的食欲中枢接受"已吃饱"的信号需要一定时间。这时,吃饭快的人已经吃下了过量的食物。但如果饭前喝一碗汤,则可减少饭量,从而防止体胖。

你会吃饭吗?吃饭顺序也用“统筹方法”

吃饭顺序也用“统筹方法”

——餐前水果与餐后水果的学问

最合理的水果食用时间是餐前0.5~1小时或餐后1~2小时。也就是将水果作为除了正餐膳食之外的辅助加餐。

大凡赴宴的人都会有这种经历,当酒宴接近尾声,餐厅总会赠送一个果盘以示殷勤,这几乎已经成了各大餐厅的惯例。一方面水果天然的诱人颜色可以陶冶情操,另一方面水果的甘爽香甜可以除却口中的油腻感、大大地减轻重菜色带来的腻烦,再一方面,水果还能在解酒的同时补充很多维生素,对健康有好处。

事实上,很多人观念里,几乎没有给水果以合理的地位,而只是把它当成零食或甜品。这是极其错误的。水果由于其不用烹调而可以直接进食,其所含的丰富维生素和矿物质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而水果中富含膳食纤维,对调节人体肠道功能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因此,我们不但要吃水果,而且每天都要广泛地择取而食用。

对于水果的错误观念,第一表现是摄入的量不够,第二表现就是食用水果的时间把握不对。当然,我们不能否认餐后水果也可以给人体带来一定益处,而且益处大于弊端,但是如果能科学地食用水果,水果带来的益处会更大,而弊端会更小,甚至完全消除。

单以宴请应酬而言,应酬的正餐前后很短时间内就要面对水果,那么,我们就针对“餐前水果”和“餐后水果”来作比较。

餐后水果最大的益处不是水果本身的营养价值,而是其独有的甘甜清爽的口感——这种口感可以很大程度上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同时起到清腻除烦的效用,使人身心愉悦。因为愉悦的心情会大大提高消化系统运作效率,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一定程度上可以化解不利的健康效应。通俗点说,吃得爽口了就高兴,而心情好,吸收就好。

你会吃饭吗?吃饭顺序也用“统筹方法”

吃饭顺序也用“统筹方法”

而餐后水果的弊端,就在于两点。一点是加重消化系统负担,使正餐食物和水果的消化吸收都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一点是,水果是在饮食饱和的基础之上继续摄入的,因此水果中的营养素,尤其是碳水化合物几乎完全得不到消耗,最终转化为脂肪贮存体内而导致肥胖。

相比之下,餐前水果的科学性更强。首先,餐前食用水果,水果中的小分子碳水化合物迅速为人体吸收,使血糖水平迅速升高,能让人降低食欲;其次,水果中丰富的膳食纤维会占用胃部空间,使胃部产生饱胀感。以上两个原因,则会使人很好地避免正餐食物的摄入过饱。

当然,必须要重申的是,这里所说的“餐前水果与餐后水果”适用范围仅仅是成年人的餐宴应酬——当不可避免地在用餐前后食用水果时,到底哪个更有利一些。如果是消化吸收能力较为有限的少年儿童,则完全不提倡餐前、餐后水果。少年儿童的胃黏膜较为娇嫩,餐前的空腹食用水果,水果中含有的各种有机酸会刺激胃黏膜、影响正餐食物营养素的吸收,而且“令成人不至饮食过饱”的益处,在儿童身上便转而成为“导致儿童膳食摄入不足”的弊端。长此以往,会导致儿童得营养素缺乏症,甚至营养不良。

“餐后水果”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将这种餐宴饮食误区改革为“餐前水果”,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长期的坚持,使新形式替换旧形式,并且将新形式通过坚持培养成为习惯。既然只是人的主观因素而不是物的客观因素,那么,只要人能够强化信心地坚持下来,“革命”便不再是困难和臆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顺序   方法   胃部   凉菜   饭前   正餐   主食   鱼肉   膳食   益处   蔬菜   饮料   食物   水果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