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定的自由

中国式的传统家庭结构里,父母对孩子有更强的控制欲,总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规范孩子的行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他自己的节奏和时间表,他有自己的想法和做事方式,我们不能拔苗助长,因为这样会适得其反。当我们过分要求的时候,孩子内心会有反感,感觉没有自由,自己就像提线木偶,这样就会产生反作用力。我们首先应该尊重孩子,给予他更大的自由空间,因为我们本质的目标是培养他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如果我们根本不给予他这样的机会,他如何能够锻炼和成长。

蒙台梭利说:“每个人的孩子都有一个程序,他在某个年龄段该领悟什么样的问题,其实是固定的,你没办法强求,过分人为地加以干涉只会毁了他。”

过分强调速度和结果,而忽略过程是不科学的,因为这都无视了孩子的主观感受,他是一个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不能以爱之名,行伤害之实。

孩子有他自己成长的逻辑和天性,不是成功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如果没有内在的丰盈和原动力,那么再好的结果可能都不能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他有自己的需求和爱好,要合理引导,但是必须遵循规律。

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做合适的事,必须要看条件是否成熟,不能根据主观臆断,而应该根据主体的客观发展阶段合理因应,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罗宾曾说:“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介入的越深,子女的幸福可能性越低。”充满控制欲的父母,只会让孩子失去自我,成为父母的木偶,成为父母的附属品,没有了自主的探索的欲望,变成得过且过,浑浑噩噩的行尸走肉,家长必要知道自己行为的边界,多引导,多相处,给孩子更多的空间,他会还给你更大的惊喜。尊重规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先问问自己的内心,要给予孩子尝试的机会,否则就不会有成长的机会。

每个孩子都有其成长节奏,要心存敬畏,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否则会受到惩罚。“拔苗助长”的方式,只会让孩子失去原有的快乐。

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特点,是完全不同的个体,即使是拿优点去和其他孩子的优点去比也是不公平的,因为每个孩子的素质不一样,更何况是拿孩子的缺点去和其他孩子优点去比就更不合时宜了。

家长首先要教,不能没有传授,并让其练习形成习惯和建立正确观念就先要求,那是不公平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多相   提线木偶   拔苗助长   过分   节奏   优点   个体   规律   合适   内心   想法   家长   父母   孩子   机会   自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