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薏苡附子败酱散|阑尾炎及周围脓肿,局限性腹膜炎,盆腔炎

78.薏苡附子败酱散|阑尾炎及周围脓肿,局限性腹膜炎,慢性盆腔炎,湿疹,神经性皮炎,扁平疣,等。


78.薏苡附子败酱散|阑尾炎及周围脓肿,局限性腹膜炎,盆腔炎

薏苡仁


本方仅见于金匮要略一 书,经治疗肠痈即阑尾炎己化脓者之专方,有止痛化脓之作用。

其用药组成、用量及煎服方法如下:

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败酱五分

右三味,杵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

说明:

此方为散剂,且用量为分,为宋代流行之煮散煎法。

现在一般同其他经方一样,不用散剂。

现提供一般用量如下:

薏苡仁75,败酱草25,附子5。


78.薏苡附子败酱散|阑尾炎及周围脓肿,局限性腹膜炎,盆腔炎

败酱草


经方中医程医生说明:

1.方证:

此方证条文见于金匮要略之疮痈肠痈浸淫篇,仅有一条,内容如下: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腹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分析此条文,可知:

主治疾病——肠痈。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说的盲肠或者阑尾炎及其周围组织的化脓性炎症。

其中“肠痈之为病”此句之文字,相当于伤寒论六病之提纲症的写作方法,意为“肠痈这个病的临床症状表现”。

肠痈症状——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

其身甲错:是指皮肤干燥,粗糙,似蛇皮鱼鳞样,并且不鲜艳。为皮肤营养障碍之临床表现,提示病人整体的营养状态不好。

腹皮急:是腹证所见,即腹直肌挛急,提示炎症波及到壁层腹膜。

按之濡,如肿状:是切诊所得,医生的他觉症状,也就是腹内没有底力,按压无抵抗,可以摸到脓肿的包块。

腹无积聚:也是切诊所得,是排除诊断,即排除癥瘕之类的实质性包块。

身无热,脉数——脉数当有热,此处身无热但脉数,提示病情己为阴证,机体之正气不足,己达慢性状态。

2.药证:

此方用药仅有三味,但各有其作用:

薏苡仁——用于诸多化脓症,吸收脓液的效果非常不错,并能促进排脓的作用,又能润滑皮肤的干燥,为经方中治疗皮肤皲裂甲错之头选;近年研究证实,此药含有抗癌物质。

败酱——有排脓,去瘀血,利尿,治肿瘤毒素的作用。

附子——大补元阳,善能振奋元气之沉衰,活跃脏腑之功能。

三药合用,共起消炎、解凝、排脓、利尿、驱瘀血的作用。


78.薏苡附子败酱散|阑尾炎及周围脓肿,局限性腹膜炎,盆腔炎

附子


3.病证

综合以上所述,此方在临床上主要用于以下情况:

应用目标——用于肠痈之阴虚证,即阴证、虚证之阑尾炎以及类似症己化脓者,元气已衰,不能投用实热证药物者。

中医——皮肤粗糙起屑。腹肌拘挛,但腹壁软弱,按之无力,腹中无抵抗感。

西医——阑尾炎及周围脓肿,局限性腹膜炎,慢性盆腔炎,湿疹,神经性皮炎,扁平疣,等。

4.人证:

颜面苍白,表现疲劳状。皮肤甲错,腹壁软弱。

5.注意:

1如误用于脉紧、热高、元气未衰、痛苦异常时,不但病不能好转,反而加重,故用时必须注意。

2临床应用,应该和大黄牡丹皮汤鉴别:

二方皆用于肠痈,但大黄牡丹汤用于阳证之热实,故方中用大黄。而薏苡败酱附子散用于阴证,故方中用附子。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薏苡   附子   脓肿   阑尾炎   败酱草   切诊   散剂   金匮要略   腹壁   扁平疣   大黄   局限性   元气   用量   盆腔炎   皮肤   作用   腹膜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