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脾胃虚不虚?该如何调理?这篇文章都讲全了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自己“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但是如果胃口不好,吃不下,短时间倒还无所谓,但是长期如此会对身体健康有害无益,情况比较轻的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和容易感冒以及失眠的症状,而情况严重的患者还会造成多种疾病,给自己的身体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在中医的理念里,素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说法,也难怪民间会有“脾胃好,身体就好”的说法。


如何判断脾胃虚不虚?该如何调理?这篇文章都讲全了

那么,脾胃不好到底是咋回事儿?又该如何调理呢?本期健康山西就医服务特邀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余在先主任给大家详细讲解。

如何判断脾胃虚不虚?该如何调理?这篇文章都讲全了

余在先 主任医师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脾胃病科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中医药学会委员、山西中医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中西医结合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山西中医肿瘤学会委员、山西消化内科、内镜医师协会委员。一直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及教学,博采众方,诊疗经验丰富,临证注重调摄脾胃,重视“扶正固本”,善用“健脾、化湿、理气、活血”等法。能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将西医诊断与中医辨证有机结合,诊治消化系统及内科疑难疾病。

擅长:消化系统及内科疑难疾病:胃食管反流、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腹泻、便秘)、肝胆胰疾病及肿瘤。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胰腺炎疗效显著;对哮喘、肾病等疑难病症的治疗有较好效果;擅长处理消化系急症。熟练应用胃、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腺瘤、狭窄、岀血,应急处理等;同时重视中医未病先防思想,善于应用中医中药调理亚健康。

出诊时间:周二 周五 周六上午

脾胃在人体充当着怎样的角色?

人体的脾胃,主管饮食物的消化。饮食物经过脾胃的消化转变为对身体有用的营养物质运送到全身,充养我们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筋肉、皮毛,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没有饮食物源源不断地输入人体,人体的生命将无法继续,而饮食物要成为生命的原动力,必须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所以脾胃在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判断脾胃虚不虚?该如何调理?这篇文章都讲全了

也正因如此,中医把脾胃称作“水谷之海”,是人体赖以生存的根本,又把脾胃称作“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l 如果脾胃功能健旺,后天营养充足,人体能够得到气血的滋养,才能“吃嘛嘛香”、面色红润、身轻体健、免疫力强不容易生病。

l 如果脾胃虚弱,功能减退,那么五脏六腑及全身都会受到影响,即人体的健康失去了基础,生命之树就会枯萎会发生诸多疾病,正如李东垣所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说了这么多脾胃的功能与重要性,相信大家都很想知道自己的脾胃到底虚不虚?

脾胃虚弱都有哪些表现呢?

1. 运化功能失常表现

首先,一个脾胃功能不好的人会出现运化功能失常的表现,主要有不思饮食、嗳气、或食后恶心、腹胀、腹痛、或腹泻、或便秘;肥胖、身体困重、湿疹。


如何判断脾胃虚不虚?该如何调理?这篇文章都讲全了

2. 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而引起的表现

气血虚,血不养神而失眠、多梦;

气虚卫表不固,免疫功能下降会经常感冒;

脾虚不能统血可出现一些慢性出血性疾病,如便血、月经量多等。

气血虚不能充养机体而四肢乏力;

血虚不能充盈血海见妇女月经不调、月经过少、闭经等。


如何判断脾胃虚不虚?该如何调理?这篇文章都讲全了

由此可见,脾胃功能差是诱发百病的关键因素,而强壮脾胃是防病养生的根本。

哪些原因会导致脾胃虚弱?

导致脾胃虚弱的常见原因有:

①素体禀赋不足,身体较弱的人,脾胃功能相对弱,而且也容易受伤;

②饮食无节制,饥饱失常、寒温失调,或过食辛辣、肥甘食物;

③饮食不洁,感染邪毒(幽门螺杆菌);


如何判断脾胃虚不虚?该如何调理?这篇文章都讲全了

④生活压力大,所欲不随,遇事急躁、怨天尤人、情绪波动大;

⑤过度劳倦、熬夜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很容易伤及脾胃。


如何判断脾胃虚不虚?该如何调理?这篇文章都讲全了

一旦脾胃出现了问题,即使吃再好的药物和补品,也不能被很好的吸收,起不到多少作用。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重视对后天脾胃的保护,即便是一个先天不足的人,通过后天脾胃的调养,身体也可转弱为强。

纵观历代一些高寿老人,他们的养生方法或许有所差异,但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脾胃功能好,能吃、能喝,吃得下,排得出,这也充分说明脾胃健康决定了一个人的寿命极限。

脾胃虚弱如何调养?

1、饮食调节

很多人不注意饮食控制,随心所欲,只要是喜欢吃的,就使劲吃,油炸的、烧烤的、高糖的……,久而久之,会使脾胃愈来愈虚,所以一定要注意饮食调理,少吃肥甘厚味之品,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或忍饥挨饿,要三餐有常,饥饱适中,定时定量,五味调和,营养平衡。


如何判断脾胃虚不虚?该如何调理?这篇文章都讲全了

①五谷杂粮,保“胃”健康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食物是气血的原料。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其实过食肥甘厚腻、大鱼大肉对身体并不能起到补养作用,反而会伤及脾胃功能。古人告诫我们饮食的法则是“五谷为养,无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所以,要想保养好脾胃,应以五谷杂粮为主,选择小米、大米、黑米、小麦、玉米等单独煮粥,或再适量加入豆类、薏米、莲子百合等煮粥,也可用豆浆机打成米糊食用,更利于脾胃吸收。


如何判断脾胃虚不虚?该如何调理?这篇文章都讲全了

根据个人喜好及体质,每次选择一两种米类可加少量豆类、坚果以满足营养需求。配合山药、百合及应季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②五谷加红枣,养胃补气血

红枣即大枣,为我国特产之一,其果肉甘甜适中,营养丰富,生熟皆可食用。俗话说:“日食三颗枣,百岁不显老”。红枣还是滋补良药,能健脾、养胃、补气血。五谷杂粮与红枣配合煮粥,尤其是小米红枣粥,能健脾养胃、补气血。但脾虚之人,红枣也不宜多食。


如何判断脾胃虚不虚?该如何调理?这篇文章都讲全了

③勿食过凉或嗜食辛辣

即便是炎热的夏季、酷暑难耐的时候,也不宜过食寒凉食物,因为胃肠收到寒冷刺激,粘膜下血管会痉挛收缩,胃肠粘膜抵抗力降低,消化功能下降,消化不良。中医认为,寒凉饮食入胃,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更虚。

辛辣食物包括辣椒、胡椒 、花椒、葱、姜、韭菜、酒等,其性燥热,食入后可直接灼伤胃之血络,出现吐血、便血,也可伤及脾胃之阴,出现口干舌燥等。

④饭前喝碗汤,胜过良药方

中医认为,饭前喝汤对身体大有好处,首先对口腔、食道具有润滑作用,可以防止干硬食物对消化道黏膜的刺激,也有利于食物稀释和搅拌,有利于消化吸收,尤其对脾胃虚弱的人更有好处。饭前喝汤还能使胃内食物充分贴近胃壁,增强饱胀感,从而降低食欲。有研究表明, 在餐前喝一碗汤,可以减少对热能的吸收,起到减肥的作用。

如何判断脾胃虚不虚?该如何调理?这篇文章都讲全了

⑤粗细粮搭配

粗粮口感欠佳,营养较丰富,不易消化,细粮口感好,营养价值比粗粮低,因此应当将粗粮、细粮搭配食用,既可以充分摄取营养,减轻脾胃负担。建议至少每日一餐粗粮,但应因人而异,对于老人、小孩、孕妇、脾虚较重营养不良者,可能会不耐受,我们也可采取一些粗粮细作的方法,最长用的就是将粗粮发酵后制成各种食品,除了保留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外,还富含维生素及酵母菌,既可以补充营养,又可避免食粗粮出现的不适。

⑥进食不宜太快

饮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就开始,在口腔中通过反复咀嚼,使食物与口腔中的唾液混合,起到一定的消化作用,如果进食太快,就会影响食物在胃肠道的进一步消化、吸收,所以吃饭一定要细嚼慢咽,否则会伤及脾胃。


如何判断脾胃虚不虚?该如何调理?这篇文章都讲全了

⑦饮食不宜过热

在日常生活中,有人特别喜欢吃烫食,尤其是冬季。中医讲究饮食宜温,忌过凉过热。尽管有“十个胃病九个寒”之说,但也不可吃过烫的食物,以防损伤口腔、牙齿、食道及胃肠粘膜,甚至会导致食管癌。

⑧饮食有节不宜过量

任何食物都应有个度,做到恰到好处,适可而止,否则会招来物极必反。饮食也是如此。吃的多了,本来脾胃虚弱,运化功能差,再超负荷,必然会出问题,势必功能紊乱,正如《黄帝内经》所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因此一定要饮食有节,定时、定量,“宁可锅中放,不让肚子胀”。

⑨忌饭后吸烟

有人说“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事实并非如此。吸烟是一种不良嗜好,除对肺癌发病有关外,也会影响到胃。烟中的尼古丁能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缩而形成糜烂、溃疡。

⑩药物伤胃不容忽视

脾胃虚弱的人,服药时,一定要注意是否适合自己,是药三分毒,如果药不对症、或太过寒凉的药都会导致进一步损伤脾胃。如患感冒后,很多人喜欢去一些药店买药,会随便服用一些清热解毒之类的中药或解热镇痛类西药,可能对脾胃带来一定伤害。

2、注意情志调畅

中医认为,思虑太过会伤及脾胃,引起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怒伤肝,大怒不止则肝气横逆会克犯脾胃,也会导致胃胀、胃痛、消化不良。因此要保持舒畅的情志、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心理平衡。当然,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应尽量避免一些异常的、过度的情绪波动。

3、注意起居调整

中医认为,劳役过度、起居失常可致脾胃内伤。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伤则元气失养,各种疾病会由此而生。所以要劳役结合,注意起居的调摄,顺应四时,作息规律,有利于脾胃功能的恢复。

4、适量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适量的运动不仅有利于脾胃功能的恢复,而且也能促进全身的气血运行。运动可促进消化、增进食欲,脾胃虚患者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锻炼方式或运动量。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打球、仰卧起坐等交替锻炼。但应注意,饭前不宜剧烈运动;忌运动到大汗淋漓;应循序渐进,不宜急于求成;运动后不宜马上洗浴;不宜进食大量甜食,应吃一些含维生素B1的食物,如杂粮、蔬菜、鸡蛋等。

5、按摩经穴,强壮脾胃

脾胃虚弱者应选择足阳明胃经进行叩击和穴位按摩,使胃经通畅。具体方法:从锁骨下,顺两乳,过腹部,到双下肢正面,一直敲到脚踝及第二个足趾。敲胃经要稍用力,敲到足三里(外膝眼下三寸)时有明显痛感要重点敲,或加按揉。

6、药物调理

脾胃虚弱较甚,有明显症状,应适当加以药物调理,以使脾胃功能较快恢复。如胃脘胀满,消化不良者,应当予以药物治疗来增强脾胃功能,可选择四君子汤服用。

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组成。方中人参为君药,甘温益气,健脾养胃;白术为臣药,苦温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健脾助运之力;佐药为茯苓,甘淡健脾渗湿,茯苓与白术相配,健脾祛湿之力更强;使药为甘草,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的作用。四药相合,能使脾胃功能健旺,运化功能恢复正常。脾胃虚兼有痰湿者可用六君子汤,即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

如气虚较重,经常少气懒言,四肢乏力,食少困倦,不耐劳累,动则气喘,身热而烦,或经常感冒者,可常服补中益气汤(丸)。此方是金宋时期著名医学家李东垣所创。方由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陈皮、当归、升麻、柴胡组成。全方重在补脾胃之气,恢复脾胃功能,使气血生化有源,后天脾胃强,则身体其他脏腑功能也随之增强。本方还能升提中气,恢复中焦升降功能,对气虚下陷之证如脱肛、久泻等有治疗作用。现代药理也证明,本方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

脾胃虚弱是多种因素长期累积所致,恢复非一朝一夕,应针对病因合理调治,要懂得“三分治,七分养”,不宜急于求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脾胃   中医学院   白术   粗粮   山西   红枣   气血   虚弱   后天   中医   食物   人体   身体   饮食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