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雪,养生防病是关键,牢记这5点,冬天少生病

大雪——忽尔一夜雪花至

大雪(本年度第二十一个节气)

节令时间:2020-12-7

今日大雪,养生防病是关键,牢记这5点,冬天少生病

节气概述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因为出现于农历十一月初,又被称为十一月节。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说:“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顾名思义,就是说此时已经到了雪花漫天飞舞的时节,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大。

大雪时节,天气更加寒冷,黄河流域一带已有积雪,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国家又有什么样的民俗风情呢?

大雪时节,与家人围炉闲话,闭不出门,俗称“猫冬”,是北方一些地方上的风俗习惯,《礼记》中记载:仲冬,天子令司徒“土事毋作,无发室屋......以固而闭。”山东也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即冬天天气非常冷,所以无事时人们不再出门,都猫在家里喝热乎乎的红薯粥。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在以前,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水都冻成了冰,冻得踏实了,人们可以尽情地在河上滑冰嬉戏,坐着自制的雪橇,前拉后推,在广阔的湖面上好不快哉!不过随着如今气候变暖,冬季的湖面冻得并不结实,随着大家安全意识的提高,再鲜见过去那种大人小孩在湖面上热闹滑冰的场面了,不过好在大雪时节常会有雪降临,雪停后人们可以出来赏雪景、打雪仗,也别有一番滋味!

今日大雪,养生防病是关键,牢记这5点,冬天少生病

饮食养生

大雪过后,我国很多地区已大幅降温,天气十分寒冷。因此,人体调养,驱寒暖胃就显得格外重要。在此节气可多食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温性肉类:羊肉、牛肉、牡蛎等;温性佐料:香菜、葱、姜、韭菜、桂皮、花椒、茴香等;温性水果:大枣、橘子、柿子、荔枝、龙眼等。

另外,古代养生家多提倡冬季晨起后喝一碗热粥。张耒的《粥记》中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有些地方还流传着“神仙粥”歌:“一把糯米煮成汤,七个葱头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冬日清晨喝粥,使人感觉周身温暖,非常舒服。

这里给大家推荐适合冬日饮用的粥品:姜糖红枣糯米粥。

今日大雪,养生防病是关键,牢记这5点,冬天少生病

原料:生姜、红枣各15克,红枣8个,糯米100克。

先将生姜、红枣、糯米洗净,姜切成碎末,枣去核;再将上述材料一起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武火烧沸后改用文火熬煮30分钟,加入红糖,溶化后即可。

姜汤红枣糯米粥可温中散寒、益气补虚,很适合体虚之人及女性冬季食用,在氤氲的热气中啜饮一碗热粥,这种温暖的感觉可是冬天特有的呢。

日常起居

大雪时节仍要保持冬季养生的总纲——“养藏”,这时适当地增加睡眠时间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脑力,但这并不意味着睡觉时间越长越好。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应在8小时左右为宜,“睡眠为第一大补”,保证充足的睡眠才可以养出一个健康的身体,尤其对于爱美的女性朋友来说,这点尤为需要注意。

天气日渐寒冷,从解剖学角度来看,人的双脚远离心脏,供血相对较少,同时脚的皮下脂肪层较薄,所以一般情况下,脚部对寒冷刺激的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若不注意足部的保暖,寒邪极易通过脚部侵袭人体。在天寒地冻的此时,大家可以在睡前泡泡脚,热足浴有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代谢、驱寒助眠的效果,俗话说“冬天洗脚,丹田温灼”,冬天养成用温热水泡脚的习惯,可相对扩张人体下肢血管,使三阴交周围血液循环增快,达到防病养生的目的。

情志调护

冬天日照减少,可能会使一部分人生物钟紊乱、内分泌失调,情绪也受到影响,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或嗜睡暴躁,如果不良情绪来得莫名其妙,症状长时间持续超过两周或更久,建议应及时向专业的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虽然冬日的寒冷限制了人们户外的活动,但是当纷扬的大雪覆盖大地时,大家不妨约上三五好友一起观雪游玩,既可开朗情绪,又能调节神经系统,改善心肌功能和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今日大雪,养生防病是关键,牢记这5点,冬天少生病

平日在家时,倘若有时间,也不妨寄情书画,静心养性,“一管在手,万念俱消。”通过对于作品的推理、联想等思维活动,触发情感,产生一种美的满足与享受,寓情于此,不失为萧瑟冬季的一种自我调整。

保健小妙招

心情不好或有不平之气很想发火时,切勿闷在心里,以免气郁成结,除了在生活中调节自己,寄情于兴趣爱好外,大家不妨采取简便易行的穴位按摩法:按摩脚背上的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足部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处,经常按压此穴可以舒缓情绪,手法为以左手拇指按压右足太冲穴,沿骨逢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20次,力度以感觉轻微酸胀即可,再以右手拇指按压左足太冲穴,手法相同,一天2-3次即可。

防病提醒

冬季寒冷,稍不注意,寒邪极易侵袭人体,因此,对于体质稍弱的女性——尤其年老女性而言,冬季也是颈肩腰腿痛的高发季节,对于这部分人群,保暖是重中之重,最好每天用热毛巾或热水热敷患处2次,水温最好保持在60℃左右,每次保持半个小时。

对于想中医调理的患者,也可以尝试以针灸来调理,从传统中医理论角度看,针刺疗法可通经络、调气血、和阴阳,运行气血,濡养全身,起到止痛治病的作用。

今日大雪,养生防病是关键,牢记这5点,冬天少生病

另外,“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灸法热力温和,能穿透皮肤,直达深部,也是非常适合冬季保养的舒适疗法,配合针灸,对于寒邪较重的颈肩腰腿痛人群,往往有着较好的效果。

冬季严寒,但好在,我们的祖先留下了许多应对寒冷的方法,这个冬天,如果你有需要,欢迎你来中医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大雪   太冲   冬天   节气   穴位   生姜   红枣   糯米   时节   冬日   寒冷   冬季   情绪   人体   天气   关键   今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