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以后,天气忽冷忽热,中医妇科教你五招,健康过一冬

一、节气概述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通常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这一天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时间最长的一天,因为冬至日这天太阳南行到了“极致”,冬至过后太阳将“往回走”。

冬至日为我国传统的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因此自古便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古代冬至日这天百官放假,皇家祭天,民间祭祖,相互拜访。

冬至以后,天气忽冷忽热,中医妇科教你五招,健康过一冬

二、饮食养生

冬至这一天北方地区家家户户都会吃饺子,据说这一习俗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相传东汉时期张仲景回乡,发现在严寒的冬季里有很多老百姓被冻伤,为了帮百姓御寒,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用面做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煮熟后给百姓分食。后来为了纪念张仲景的恩情,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甚至有了“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谚语。

从养生的角度而言,羊肉的确是十分适合冬季食用的食物。因其性甘热,归脾胃肾经,可温中暖肾,益气补虚,元代李东垣的《医学发明》中也有载“羊肉之甘热,能补血之虚,能补有形肌肉之气”。从营养学的角度讲羊肉蛋白质含量较多,维生素以及铁、锌、硒的含量丰富。不过羊肉性热,不可过多食用,且最好是和萝卜一起吃,这样既能抵御风寒,滋补身体,又可利用萝卜来清热消食,和胃润燥,防止羊肉积于胃肠而产生积热之证。值得注意的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应当少吃羊肉,而有牙痛、口舌生疮等上火症状或外感病邪,素体有热者不宜食用。

肾为冬季主脏,所以冬季是护养肾脏的好时节,下面就为大家推荐一款与此有关的养生粥品——红枣枸杞粥图一

红枣枸杞粥:

冬至以后,天气忽冷忽热,中医妇科教你五招,健康过一冬

主料:粳米100克、枸杞15克、红枣(干)25克

做法:1、将干红枣洗净去核切丝备用。

2、将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3、将粳米及枸杞、红枣丝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开,然后改小火熬煮,待米粥烂熟,即可食用。

枸杞子性味甘平,入肝肾经,可滋肾润肺,补肝明目;粳米性味甘平,可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共熬为粥,特别适合冬季补肾养脾胃食用。

三、日常起居

冬至时节气候寒冷,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抵御室外的寒冷上,往往忽略了室内的通风。紧闭的门窗和聚集的人群使病菌很容易滋生扩散,所以最好在上午太阳升起后及午后各通风一次,每次15分钟为宜,这样既保持了室内空气清新,又不至于会降低室内的温度。

冬至意味着“三九天”的开始,这是整个冬季最冷的时段,因此如果外出,女性朋友要特别注意头颈及腹部的保暖,不要因为不喜欢冬装的臃肿而只穿着单薄的防寒衣物,最好同时戴上帽子、手套避免寒气的侵入。

冬至以后,天气忽冷忽热,中医妇科教你五招,健康过一冬

四、情志调护

在精神调养方面,我们要尽量保持精神畅达乐观,因为进入冬季人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本就处于降低状态。相较之前的三个季节,寒冷、阳光微弱、景物萧瑟的冬季往往会使人们更容易“触景伤情”,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因此冬季可以适当的参加一些户外的集体活动,如瑜伽、太极拳、打球等,这样不仅可以减轻紧张焦虑等状态,还可以提高参与者的情绪,激发人内心积极向上的那一面,从而达到放松身体、平衡心理情绪的作用。

五、保健小妙招

冬季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个和此相关的穴位:

神门穴

冬至以后,天气忽冷忽热,中医妇科教你五招,健康过一冬

位置: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作用:此穴属手少阴心经,故揉按此穴对心烦、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等症有一定的改善。

简易取穴:用力握拳,在手臂内侧可摸到一条大筋,掌侧腕横纹上大筋内侧有个凹陷,即是神门穴。

可以用拇指点按,按摩的力度要适中,用力不宜过猛,每次可点按2-3分钟,每天1-2次,最适合在晚间睡前操作。

六、防病提醒

冬至的到来拉开了“三九天”的序幕,也带来了流感的高发季节,除了选择打流感疫苗,注意保暖,加强营养,适当锻炼,勤洗手之外,尝试贴几贴“三九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三九贴”是穴位贴敷的一种,通过将配有药物的贴敷分别贴于人体不同的穴位上来达到平调阴阳、通达脏腑、扶正祛邪的效果,同时也会对夏天三伏贴的疗效起到加强和巩固的作用,我科已连续多年开展三九贴活动,社会反映良好,现正火热进行中,欢迎咨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冬至   北方地区   可点   粳米   脾胃   忽冷忽热   节气   穴位   枸杞   红枣   保暖   妇科   羊肉   寒冷   冬季   中医   情绪   天气   作用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