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忙种忙收忙农事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芒种,“芒”指一些有芒的作物,如稻、黍、稷等;“种”,一为种子的“种”,一为播种的“种”。

芒种,忙种忙收忙农事


芒种的含义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过此即失效”。

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耕种。芒种节气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由于天气炎热,已经进入典型的夏季,农事播种以这一时节为界,过了这一节气,农作物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了。

芒种,忙种忙收忙农事

芒种是谷类作物耕种的节令,晚稻在这个时节该种了。在稻作地区的南方,“芒种”是插秧的忙碌时节。北方地区是旱地农业,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这个时节正是北方夏熟作物麦子收获之时。“芒种”到来标示着又一轮农忙,南方地区人们忙着插秧种稻,北方地区人们则忙着收麦。

芒种,忙种忙收忙农事

芒种节气,我国北方地区尚未进入雨季。每年的7月下旬至8月上旬(称“七下八上”)是我国华北、东北等北方地区的雨季;而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成为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干旱地区。从降水的季节分布状况来看,我国的南方地区属典型的雨热同期。我国北方的华北、东北等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公历7月下旬至8月上旬(约大暑至立秋期间),虽降雨期短、降雨量少,但也是表现为“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也是属于“雨热同期”气候。降雨和高温季节同步的雨热同期气候类型,高温湿润,有利于农作物成长。

芒种,忙种忙收忙农事


芒种节气,我国南方的华南地区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江南地区进入梅雨,西南地区从6月份也开始进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节。通常从大暑节气期间(7月下旬)开始,我国北方地区才进入全年雨水最多的时段。

芒种时节,气温气温显著升高,又闷又热。尤其南方地区,高温雨水天气频繁,空气湿度大。在华南的福建、两广、海南、台湾等地,6月的气温一般都达三十度以上,如果是在雷雨之前,空气湿度大,确实是又闷又热。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可能。在此期间,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龙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区,还没有真正进入夏季以外,大部分地区的人们,一般来说都能够体验到夏天的炎热。芒种时节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大风、暴雨等。

芒种,忙种忙收忙农事


民俗活动:

送花神:农历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有迎花神,也有送花神,一迎一送。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此俗今已不存,但从著名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可窥见一斑:“(大观园中)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千旄旌幢”中“千”即盾牌;旄,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子。由此可见大户人家芒种节为花神饯行的热闹场面。

芒种,忙种忙收忙农事

打泥巴仗:州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芒种,忙种忙收忙农事

安苗:芒种安苗习俗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文字记载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芒种,忙种忙收忙农事

煮梅: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芒种,忙种忙收忙农事

芒种,忙种忙收忙农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芒种   北方地区   谷类作物   梅子   农事   节气   农作物   泥巴   祭祀   下旬   时节   同期   气温   高温   我国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