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挂满月,世间人团圆

早在九百余年前,东坡就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浪漫的氛围——千里共婵娟。那么古代的人们都是是如何过中秋节的?


中秋节源于古人对月亮的崇拜,祭月早在周朝就已开始,“祭月于坎”是周人祭月方式,他们在幽静的低处进行祭祀。春秋末年《周礼》中出现了“中秋”两字。秦汉时中秋主要还是以皇家祭月为主。《史记》中有“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的记载。自汉武帝开始用牛来祭日,用羊来祭月。

天上挂满月,世间人团圆


“玩月”活动

“玩月”活动从唐代开始,中秋这天不光是祭祀了,皇帝还会在宫里举办宴会来庆祝。唐朝比前朝多了“玩月”活动。在古代人们习惯把赏月叫做“玩月”。


在唐朝的宴会上还有“舞马”的表演。史籍中记载,玄宗曾命舞马四百蹄,每逢中秋节宴设酺会,舞于勤政楼下。乐曲结束,舞马们跪在地上口衔酒杯给唐玄宗祝寿。除了歌舞表演,在宴上唐玄宗还要赐四品以上官员金镜。同时大臣没给皇帝献寿也要送“千秋镜”。这些镜子中有一种叫做“月宫镜”,上面有明显的月亮的轮廓,刻着玉兔、嫦娥、桂树等。

天上挂满月,世间人团圆

河灯祈福

宋朝在中秋节这天还要放河灯来祈福,皇家对它更是喜爱有加,在节日时后宫的嫔妃宫女纷纷在湖上放河灯。宋朝更重要的是赋予了中秋节以“团圆”的意思,在宫廷中皇上和大臣后妃们举行宴会。老百姓也会全家聚在一起举行家宴。可以说宋朝对于中秋的定型,一直延续至今日。

天上挂满月,世间人团圆

吃月饼

据传月饼最早起源正是在唐代。唐军远征,恰在八月十五凯旋,沿途有吐鲁番商人为唐高祖李渊献饼祝贺。李渊拿出圆饼,指着空中的月亮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从此就有了中秋吃饼食的习俗。

天上挂满月,世间人团圆

《洛中记闻》中也提到过,月饼本来是宫廷美食,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觉得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从这个角度来讲,月饼可以说是一款宫廷中走出去的小吃。

《西湖游览志》称:“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


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用来赞誉月饼的美味。

天上挂满月,世间人团圆

饮茶赋诗

在人们的印象中,中秋的月是雅致的。最堪与月相伴的,是茶。饮茶赋诗是中秋最雅致的内容。

唐人的咏茶歌,最为经典的是,“一碗喉润物,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万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等,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清风生。”据说到中秋佳节,古人赏月之时就会轻声哼唱。此时饮茶毕,飘飘若仙,堪与广寒宫的嫦娥相比。

天上挂满月,世间人团圆

茶,这片神奇的东方树叶,在中国人的手里,幻化出醉人的色、香、味、形,变成文化的符号和象征,并早已融入千家万户,成为“国民饮品”。


古有月下煮茶,茶香萦绕,月影如幻;而今佳节回家团圆,最惬意的,莫过于与亲朋好友,品些许月饼,彻一壶好茶,把茶言欢。

天上挂满月,世间人团圆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佳节少不了礼尚往来。节礼作为表达心意的载体,是人情交往中的重要纽带。

中秋送礼,送茶亦是送一份传统文化,送一份东方文明的象征,送一份久违的仪式感。茶中有雅意,茶中有礼仪。表达心意,还是茶好。


天上挂满月,世间人团圆

天上挂满月,世间人团圆


好礼有佳期,茶香伴月圆。
愿大家都能在杯杯香茗中,
寻得中秋的团圆之意,
圆满所有的期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周礼   团圆   祭日   月亮   宋朝   嫦娥   祭祀   唐代   雅致   大臣   月饼   佳节   宫廷   中秋节   中秋   世间   天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