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吃月饼要注意哪些问题?没想到吃月饼还有这么多学问

中秋节吃月饼要注意哪些问题?没想到吃月饼还有这么多学问

中秋节吃月饼是我国的传统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月饼的做法相比以前会有很大的改变,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人群在选择月饼和吃月饼时也会很有讲究。

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朝。北宋之时在宫廷内流行,后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发展至明朝则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月饼与各地饮食习俗相融合,又发展出广式、京式、苏式、潮式、滇式等月饼,被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爱。月饼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

月饼分为两大类:传统月饼和非传统月饼。较之传统月饼,非传统月饼的油脂及糖分较低,注重月饼食材的营养及月饼制作工艺的创新。

月饼油多、糖多、以鸭蛋黄为馅的月饼胆固醇高,总体讲是高热量食品,糖尿病患者、肥胖者不宜多吃。那么吃月饼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年老体弱者及婴幼儿

吃过多的月饼会加重肠胃负担,而年老体弱者的肠胃功能本身较差,故如果多食用月饼,就可能引起消化不良或腹泻。而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消化器官十分脆弱,无法承受高糖、高脂肪食物,故不宜食用。

2.肝病患者、肾病患者

患有肝病的人不宜吃月饼,因月饼比较干、粗糙,加之患者食道下段、胃底静脉曲张充盈,血管变细,吃月饼后很容易导致食道下段破裂出血,造成病情恶化。肾脏患者吃月饼后,糖分过多会加重肾脏负担,加重肾功能的负担,容易诱发肾衰。胆囊炎、胆结石患者:月饼含油非常多,能刺激胆囊收缩,加快胆汁分泌。由于胆囊有炎症、结石,使胆汁排泄发生障碍,可导致腹部剧烈疾痛。肾炎患者不能吃咸食,如果吃了咸月饼,会感到口干舌燥,然后就会多喝水,导致肾脏负担加重,肾性高血压加重,出现水肿。

3.胆病患者

月饼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因此会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从而使胆固醇含量升高,使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处于过饱和状态,从而引发胆病的发生。如果胆病患者食用大量月饼,就会加重病情。此外,患有急性肝炎及肝病恢复期的患者也不宜食用。

4.高血压患者

作为高血压患者,本身就不宜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而月饼中不仅含有大量的糖分,还含有大量的油分及脂肪,如果高血压患者食用过多月饼,就会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加重心肌缺血,从而诱发心肌梗塞。同样高血脂及冠心病患者也不宜食用月饼。

5.糖尿病患者

食用不当或过量食用,将导致血糖明显升高,病情加重。血糖控制较好的患者,可适当食用少许无糖月饼,同时将主食减少,吃后注意监测血糖变化。一般在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内。

6.胃、十二脂肠溃疡患者

吃月饼是一种口福,可是对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则不可图这种口福。因为吃月饼能促使胃酸大量分泌,强烈而持续地刺激溃疡面,会促使病情加重。

7.脂溢性皮肤病患者

如脂溢性皮炎、痤疮等患者。研究认为,这类皮肤病的发生、发展与糖类、脂肪的摄入过量有关。过多食用月饼会使皮脂腺分泌增加,病性加重,难以治愈。

8.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因月饼是高糖、高脂食品,过食可增加血液粘稠度,使血流减慢,血压增高,不利于脑血管患者康复。

9.有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

月饼是高油、高糖、高脂肪的“三高”食物,多吃会加重肠胃负担,如果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食用后,就会加重病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月饼   胰岛   糖分   胆汁   肾脏   胆固醇   血糖   肠胃   中秋节   肝病   习俗   病情   溃疡   学问   患者   负担   没想到   传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