喟叹人生的绝妙好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喟叹人生的绝妙好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文坛领袖。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其诗作气势磅礴,风格豪放,被尊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写给弟弟苏辙的诗《和子由渑池怀旧 》,以“雪泥鸿爪”感慨人生,比喻生动、意境悠远,值得一读。

喟叹人生的绝妙好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诗作】

《和子由渑池怀旧 》

宋 •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

路长人困蹇驴嘶。

喟叹人生的绝妙好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译文】

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说像什么呢?我看就像四处飘飞的鸿鹄,偶然在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鸿鹄在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是偶然的事,因为它飞东飞西根本就不确定。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去看当年题过字的旧墙壁了。你还记得当年前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远,人又疲劳,跛脚的驴子也累得直叫。

喟叹人生的绝妙好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赏析】

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苏辙兄弟进京赴考,路过渑池时,曾在县中寺庙内借宿,由苏辙作诗《怀渑池寄子瞻兄》并在室内壁上题诗。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赴凤翔府任职。当苏轼路过渑池旧地重游时,当年寺中的奉闲和尚已经去世,壁上的题诗也已荡然无存,遂写下此诗,作为苏辙(字子由)一诗的应和。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和往事旧迹的深情眷念。诗中巧用比喻来说明人生的短暂、无常,使人感受深刻、过目不忘。在喟然长叹后,联系眼前所见,作者更加感慨:人生均是如此,我之所见所遇何尝又不是如此呢?

喟叹人生的绝妙好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全诗布局精巧,打破了传统的先写所见、然后回忆、再发议论的套路,开始就笔锋突起、重笔慨叹,引人入胜。随后通过自己所见与回忆,增其黯然之感,进一步说明了“雪泥鸿爪”的人生道理,给人以绵绵不绝的余味。

“雪泥鸿爪”这一著名比喻就出于本诗,作者在嗟叹生命短暂的同时,也在告诫人们:面对可贵的生命,要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既要懂得珍惜,又要努力奋斗。

喟叹人生的绝妙好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米芾   渑池   黄庭坚   凤翔   东坡   雪泥鸿爪   人生   鸿鹄   诗作   壁上   崎岖   绝妙   雪地   比喻   当年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