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起义的得失成败对毛泽东革命思想影响至深

“觉可以少睡,饭可以少吃,书不可以少读” ——开国领袖、一代伟人毛泽东酷爱史书、勤读不辍。他在遍读中国历史典籍的过程中,特别用心研读了中国历史上的农民革命,这其中,对李自成起义的研究尤为深入,也对他的革命思想影响至深。

李自成起义的得失成败对毛泽东革命思想影响至深

毛泽东潜心读书照

李自成领导明末农民起义,“马踏幽燕、定鼎京城”,推翻了明王朝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政权“大顺朝”。毛泽东认为:“李自成是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民领袖李自成起义,与昏庸官府作斗争,为的是使天下人均田均富”;但起义军进城后迅速腐化,“不再代表农民利益了”;而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农民当前和长远利益的,因而能够走上正确道路并取得最终成功。

李自成天启十七年(1644年)二月出兵山西,不到两个月便打到北京,没三天工夫便打下了北京,军事形势有如摧枯拉朽。但在李自成亲征山海关大败而归后,从此一败涂地。毛泽东分析认为,李自成在军事上的失败,主要是起义军打进北京城后放弃了陕北根据地,导致失败时“无家可归”。结合秋收起义及率部攻打长沙失利的教训,并总结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成功经验,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不能学李自成的流寇主义,一定要建立巩固的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从而形成了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和主张。

李自成起义的得失成败对毛泽东革命思想影响至深

李自成行宫

李自成率部进入京城后,起义军将军居功自傲、贪图安逸,并且中饱私囊、败坏军纪,导致士气瓦解,占领北京仅仅42天便被清军赶出了京城。据记载,李自成起义军攻陷北京,进京时,城中百姓持香立于门前,高呼“永昌元年”“顺天王万万岁”;撤离时,城中百姓以飞石瓦片投向农民军,有“大呼杀贼”的,也有从小巷突然袭击的。起义军一进一出北京城截然相反的情形,所反映的人心向背,发人深省!为此,毛泽东多次告诫全党,“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1949年3月,在即将取得全国胜利、迎来新中国成立这一重要历史关头,面对新挑战、新使命,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郑重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提出的著名的“两个务必”,也是告诫全党“不当李自成”。

李自成起义的得失成败对毛泽东革命思想影响至深

七届二中全会会址

1949年3月23日,在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从西柏坡启程、挺进北平,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之际,毛泽东、周恩来进行了史上有名的“赶考对”,毛泽东再次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毛泽东终其一生的“李自成情结”,反映了他对中国革命的深邃思考、不断探索以及强烈忧患。时至今日,神州大地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重温毛泽东“不当李自成”的警告,仍然振聋发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自成起义的得失成败对毛泽东革命思想影响至深

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西柏坡   山海关   北京城   中国共产党   京城   起义军   农民起义   全党   根据地   同志们   北京   道路   利益   农民   思想   代表   李自成   毛泽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