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勤学苦读的吕蒙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三国时期,人才荟萃、群贤毕至,让人目不暇接。他们中, 有文韬武略的曹操,有羽扇纶巾的诸葛孔明,有风姿英发的周瑜,有侠肝义胆的关云长……他们一个个足智多谋、天赋异禀,令人叹服!然而,他们之中还有一位更让人肃然起敬,那就是凭借后天努力、最终让人“刮目相看”的东吴大将吕蒙。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勤学苦读的吕蒙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吕蒙剧照

吕蒙,在历史上名列“孙吴四将”(即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之一。由于出身贫苦,少年时未曾受过教育,所以没有多少文化,虽然行伍出身,但很感不便。

有一次,孙权在与吕蒙、蒋钦谈话时,劝勉他们说:“你们现今担负重要职责,应当重视读书学习,以增长才干。”吕蒙回答:“我们做军中统帅,每天事务繁忙,实在没有时间读书。”孙权说:“我不是要你们专门去研究经史子集,只是希望你们有所涉猎,熟悉历史经验而已。你说你们事务繁忙,难道能超过我吗?你们天资聪明,如果重视学习,必定会大有所获,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勤学苦读的吕蒙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骁勇善战的吕蒙

孙权的话对吕蒙触动很大。于是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发奋苦读、学思践悟,收获甚至超过了就学多年的一般读书人。

后来,在周瑜病逝、鲁肃主持东吴军政事务后,在和吕蒙讨论军务时,吕蒙往往能够提出高明独到的见解,鲁肃发自内心地说:“我原本以为你只是有一些领军作战的经验而已,没想到现在学识英博,早已不是’吴下阿蒙’!” 吕蒙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勤学苦读的吕蒙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三国时期周瑜、鲁肃、吕蒙蜡像

吕蒙通览经典,如虎添翼,在为孙权出谋划策、指挥作战中胆识俱增,成为了东吴杰出的统帅。尤其是通过他策划并指挥袭取荆州后,使东吴的势力由江南进一步向长江上游拓展,不仅获得了宝贵的战略缓冲地带,而且也解除了来自荆州上游的威胁,为孙吴政权的稳定奠定了基础。

吕蒙勤学苦读,使自己脱胎换骨、实现了“蜕变”,在历史上留下了美谈。孙权曾经感叹道:“一个人成年后还立志于学,并有所收益,像吕蒙、蒋钦这样的,实在是令人敬佩!”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吕蒙也不吝溢美之词:“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禽关羽,最其妙者。初虽轻果妄杀,终于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勤学苦读的吕蒙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三国志》浮雕

1958年9月,新中国开国领袖、一代伟人毛泽东在阅读《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后,在与民主人士张治中、时任公安部部长罗瑞卿闲谈中,谈起了吕蒙发奋苦读的故事,并特别要求罗瑞卿和公安战线上的干部读《吕蒙传》,说:“公安干警应成为有文有武的人,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要求。” 罗瑞卿回京后,挤出时间熟读《吕蒙传》,并请人将它译成白话文,印发公安部门各级干部学习,对公安系统干部队伍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吕蒙勤学苦读、实现“蜕变”的故事对当下的我们不无启发:基础差、底子薄不是放弃学习的借口;年龄大、记忆力差不是放松自我的托辞;学有所获、事有所成也不是停滞不前的理由。唯有勤学不辍,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方能开创人生新的境界。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勤学苦读的吕蒙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迎接“刮目相看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刮目相看   刮目相待   东吴   吴下阿蒙   群贤毕至   荆州   公安部   侠肝义胆   孙吴   发奋   统帅   榜样   繁忙   出身   事务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