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朋友都是好人吗?”孩子的反问让父亲沉默:干涉交友错了?

在一项针对70、80后的父母采访里问到:父母会干涉孩子交朋友吗?有九成父母的答案都是“会”。

父母干涉孩子交朋友的原因很一致,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父母认为自己人生经验丰富,可以一眼就能看出那些“坏孩子”们的心思,从而阻止他们和“坏孩子”相处,这样就可以防止他们“变坏”。

实际上,父母的“良苦用心”孩子并不领情,他们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限制自己的交友自由。父母这种“为孩子好”的教育方式,其实正在让孩子和自己越走越远。

“你的朋友都是好人吗?”孩子的反问让父亲沉默:干涉交友错了?

“你的朋友都是好人吗?”孩子的反问,让父亲沉默了

硕硕的父亲最近发现孩子放学后总是很晚回家,问起来原因,硕硕总是淡淡地以一句“和朋友散步去了”搪塞过去。

硕硕父亲觉得情况有点不对劲,想到孩子正处在青春期,怀疑孩子早恋了,于是在硕硕放学后开车在后面悄悄“跟踪”。只见硕硕和一个身高差不多高的男生一起走了出来,两个人没有抬头,一直在聊天。

看到是男孩后,硕硕爸爸放心了,刚想掉头回家,硕硕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车前,打开车门和爸爸说,回家吧。一路上谁都没有说话,到家后硕硕质问到:“为什么要“跟踪”他。

“你的朋友都是好人吗?”孩子的反问让父亲沉默:干涉交友错了?

爸爸认为和“坏孩子”交往影响学习,两个人天天晚回家,肯定是在交流游戏。硕硕很生气,原来硕硕的同学小牧父母正在闹离婚,心情一直不好,硕硕作为“好哥们”每天在陪小牧聊天开导他。

硕硕爸爸说,父母离异的孩子心理不健康,这种朋友以后少来往。这下硕硕彻底发火了,反问爸爸:“你的朋友都是好人吗?张叔叔借你的钱不还,王叔叔也和媳妇离婚了,你怎么还和他们玩呢?”

爸爸被硕硕问得沉默了,小孩子理解不了大人交友的“权衡利弊”,大人能理解孩子交友的“纯正无邪”吗?孩子们涉世未深,心思没有大人那么深沉,他们交朋友的原则很简单,只要觉得在一起开心快乐就可以,别的客观因素他们都不会考虑。

“你的朋友都是好人吗?”孩子的反问让父亲沉默:干涉交友错了?

家长看到孩子和“坏孩子”交往时,先不要急着阻止,背后的原因要知晓

1)孩子的友谊没有利益性

在孩子心中,学习差、家庭条件差、原生家庭不幸都不是“坏孩子”的标准。他们更看重朋友的“相处性”,看他是不是讲义气、性格豪爽、开朗大方。

2)孩子可能是故意和父母反抗

有的家庭里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十分严格,孩子感觉生活很压抑,没有自由。那些“坏孩子”性格随性,不服管教的行为让他们觉得很“酷”,特别自由自在。他们不自觉地被吸引,用和“坏孩子”在一起行为反抗父母的严厉管教

“你的朋友都是好人吗?”孩子的反问让父亲沉默:干涉交友错了?

父母想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用对方法同样很重要

孩子心智没有成熟,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有可能单独注重“快乐”,忽略了对朋友人品的审查,父母用对方法可以教孩子正确交友。

1)先跟孩子的朋友交朋友,再教他们“识别”。

父母可以先和孩子的朋友交朋友,鼓励孩子带朋友来家里吃饭,多了解孩子朋友的品性,不要以单纯的因素下定论。

品性好的朋友可以放心让孩子和他们交往,品性差的孩子要教会孩子“识别”,通过举例子,长时间观察等,融入父母的经验,帮助孩子看清“真面目”

“你的朋友都是好人吗?”孩子的反问让父亲沉默:干涉交友错了?

2)提高眼界,教会他们规划人生,正确选择朋友

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提高自己的眼界,让他们认识更广阔的世界。当孩子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晰的规划时,在朋友的选择方面会形成一个自我意识,他们可以自动趋利避害,自己掌控自己的行为,不会轻易被人“带坏”。

3)筛选自己身边的朋友,以身作则

父母希望孩子正确地选择朋友,首先自己就要对身边的朋友进行筛选,孩子会模仿大人的行为和交友方式,父母要谨言慎行,以身作则。

结语:父母在孩子交朋友上应该更多的是灌输一些交友的准则,不要以自己单一的判断去干涉孩子,让孩子有自己的正常是非判断更为重要,做好引导而不是干涉。

留言板话题:你会干涉孩子的交友自由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反问   父亲   孩子   以身作则   品性   眼界   交朋友   教会   好人   大人   沉默   爸爸   父母   原因   家庭   自由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