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家暴”受害人不再是孩子,爸妈没做好这3点,只能自食恶果

说起暴力,我们都谈之色变,暴力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将问题扩大化。亲子之间的暴力,很多人认为暴力大多来源于家长,其实,随着时代的更迭,家暴的受害人也从孩子变成了家长,面对种种“新型家暴”,很多家长苦不堪言。

“新型家暴”受害人不再是孩子,爸妈没做好这3点,只能自食恶果

“新型家暴”受害人不再是孩子,爸妈没做好这3点,只能自食恶果‍

说起家暴,我们往往会认为是强者家暴弱者,其实不然,家暴的施暴者并不一定是强者,在亲子关系中,孩子也可以成为施暴者,对家长进行拳打脚踢。明明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可是孩子却突然情绪失控,将父母暴打一顿。

“新型家暴”的受害者是父母,可是错误也在父母身上。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行为,和家庭的教育密切相关,因为有了家长前期的某种错误教育才导致出现现在的局面。

家长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自己过于溺爱孩子,对于孩子过于娇惯,导致孩子没有界限感,伤害了对方而不自知。从这个角度来说,“新型家暴”其实大多都是家长自食恶果。

“新型家暴”受害人不再是孩子,爸妈没做好这3点,只能自食恶果

“新型家暴”并不少见,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是因为以下几种原因

1)从小生长在暴力的环境中

父母之间的沟通模式,是孩子建立沟通模板的起源。父母之间沟通不畅,一言不合就打,孩子长期生活在暴力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认为所有事情都能够依靠暴力解决。

明明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事情,可是孩子却选择了最伤人的暴力方式,这种做法和孩子的成长环境脱不了关系。

2)不懂得正确发泄负面情绪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负面情绪,可是有些人三言两语就能化解负面情绪,而有的人则将负面情绪积累,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后爆发,甚至做出超乎他们想象的行为。

他们找不到正确的发泄负面情绪的途径,只能任由情绪控制自己,把自己变成了身边人的不良分子,不断地给身边的人带来很大的伤害。

“新型家暴”受害人不再是孩子,爸妈没做好这3点,只能自食恶果

3)情商低,不懂得换位思考

有些人情商低,不懂得换位思考,有时候他们明明想要表达善意,却出言不逊,让对方误解,导致事情变得越来越糟糕,最后选择了暴力解决。而情商一方面来源于遗传,另一方面来源于后天,父母之间的相处方式对孩子的情商有直接影响

孩子出现暴力行为,家长不要着急镇压,从这三个方面“制服”孩子

孩子出现了暴力行为,很多家长会恐慌,害怕管控不了孩子,难免会用暴力镇压,这种方式往往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家长要尽可能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走进孩子心里,让孩子学会正确地处理事情。

★把指责孩子变为反思自己的教育

孩子出现了错误的行为,很多家长会劈头盖脸批评孩子,其实家长与其指责孩子,倒不如反思自己究竟自己做了什么,让孩子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或许在家长反思自己的过程中,问题也就自然可以解决。

面对家长的斥责,孩子必然会想逃离,甚至认为家长不负责任,从而会产生更深层次的误解,亲子之间的沟通也就更困难。家长要学会反思自己,找到问题的根源,和孩子一起积极解决问题。

“新型家暴”受害人不再是孩子,爸妈没做好这3点,只能自食恶果

★帮助孩子找到发泄负面情绪的途径

当孩子长年目睹父母用暴力手段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认为这就是发泄负面情绪的唯一途径。家长可以尝试寻找一些其他发泄负面情绪的途径,当孩子意识到发泄方式不只有暴力时,他们也就会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鲁莽,并在潜移默化中改变。

★多和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

父母几乎每天都会见到孩子,可是和孩子的互动几乎为零,自然不知道孩子的内心在想什么。父母不管工作有多忙,都要尽量抽出时间和孩子进行交流,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试着站在朋友的角度,和孩子一起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引导孩子积极向上。

“新型家暴”受害人不再是孩子,爸妈没做好这3点,只能自食恶果

结语:面对新型暴力,家长需要学会反思,只有反思自己的问题,才能将毒瘤一点点拔除,若很多坏习惯不加以改正,长大后只会变本加厉。如果不能及时遏制新型暴力,孩子的未来也不会明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受害人   恶果   孩子   家长会   负面   情商   暴力   途径   情绪   内心   家长   事情   父母   错误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