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家长群里回复的“大型车祸现场”,你还敢像之前一样敷衍吗?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各种网络社交平台的应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教育领域。微信里布置家庭作业,钉钉上打卡检查背诵,不见面的家长会就上腾讯。

这些先进手段的应用加强了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加强了老师对于学生离校期间的管理。同时,给家长了解自家孩子在校期间表现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其中微信家长群,一出现迅速受到了老师们,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的追捧。

那些家长群里回复的“大型车祸现场”,你还敢像之前一样敷衍吗?

微信家长群的便利性和时效性,让很多之前没有完成可能性的事情,得以迅速实施,其强大的作用便体现出来了。班主任建的班级群,各科老师的学科群等各种五花八门的群,家长手机里的家长群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这也就难免引起家长的敷衍。

看看那些家长群里回复的“大型车祸现场”,你还敢像之前一样敷衍吗?

如今有关于孩子学习生活的信息,几乎都是透过各种各样家长群来传递。于是,随时翻看手机里的家长群,随时了解各个群里发出的信息,已经成为了许多家长的头等大事。有人戏谑地开玩笑:只要看一个家长查看手机信息的频率,就能判断出她(他)的孩子是否已经正式开学。

这种方式带来便捷的同时,上有老下有小的学生家长,却也在承受着随之而来的压力。自己的工作已经压得喘不过气,对于家长群里的各种信息,其实已经没有了应付的余力。家长敷衍的回应也就成了常态,复制粘贴也成了家长们的日常操作。

那些家长群里回复的“大型车祸现场”,你还敢像之前一样敷衍吗?

而这种复制粘贴的回应,经常会出现一位家长回应的时候,手误“翻车”,而后面的家长看都不看就复制回应,硬生生地在家长群弄出一个家长回复的“大型车祸现场”。老师经历了这样的“大型车祸现场”之后,也很郁闷了。

接着在后面几位看都不看就复制粘贴回复的家长共同努力之下,个别家长回复的“翻车”,升级成了“大型车祸现场”,场面之尴尬,可能老师就地解散家长群的心都有。

那些家长群里回复的“大型车祸现场”,你还敢像之前一样敷衍吗?

  1. 自己工作压力大,林林总总的家长群太多等客观原因。

  2. 家长是因为不喜欢某些家长群里对老师谄媚的氛围,动不动就要接龙对老师进行溜须拍马;

  3. 家长只是单纯不喜欢群里某一个影帝附身,然后把家长群当戏剧舞台那么去演的家长。

那些家长群里回复的“大型车祸现场”,你还敢像之前一样敷衍吗?

所以很多家长进了群奉行简洁、高效、快速的原则,至于有没有看内容,跟着其他家长不出大错就好。

家长群的初衷发生了偏离,如何才能将家长群构建得高效、温馨?

家长群在不断地演变之下,越来越变味了,建立的初衷也在偏离,如何将家长群构建的高效、温馨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

1)从教师的角度出发

作为一个家长群的创建者和引领者,要给自己建立的家长群设立一个目标。从而让加入进来的家长产生对于家长群的需求,有了需求才能让家长们主动关注家长群,最大程度减少敷衍回应。

一个家长群有了目标之后,要慢慢形成自己的规律。比如紧急的情况不用说,一些不紧急的信息,尽量固定在一个大部分家长不会很忙的时间段,形成规律后,就会让家长在固定的时间打开家长群,不会占用太多时间,就能减轻家长敷衍的情绪。

那些家长群里回复的“大型车祸现场”,你还敢像之前一样敷衍吗?

2)从家长的角度出发

如果老师没有要求,那么收到家长群信息,就一定要回复,这不只是和老师相处的基本礼仪,也是对对方的尊重。另一个一定要遵守的点,叫做个别问题私聊。家长群是一个相对公共的场合,自己孩子的个别问题,和老师私聊也许会有更好的效果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一定不能忘记家长群只是一个沟通的工具,不要附加太多其他的目的,否则原本的功能都会失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车祸   家长   现场   翻车   高效   初衷   便捷   规律   角度   温馨   紧急   需求   老师   孩子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