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的味之道


味亦有“道”。通过闻、舔、尝、啜……让你肉身和灵魂

感觉深刻的东西。

人的身体有体味,嘴里有气味,头发上有各种香味。其实,你五脏六腑被常年熏染后也会拥有独特的味道,它们都会经由你的气息从你的腠理缓慢释放,暴露你真实的年龄,暴露你岁月的沧桑、暴露你的全部忧喜……

一个懂得爱的人、一个会慢慢体味一切的人,会通过稀薄的空气嗅到你的芳华。

唯有“气味相投”,才是真好,才是贴心贴骨的相知。

味之道,也为“地之道”,从“地”来,从“节气”来。调和诸“味”,职在中宫——脾,脾健旺,脾阳升,能化酸、苦,脾阴降,能化辛、咸。人身则不苦、不酸、不辛、不咸,而甘,而淡,而悠远绵长。

五脏与五味:肝味为酸,肺味为辛,脾味为甘,心味为苦,肾味为咸。比如小儿脾胃弱,故喜甜食。南方天热耗气血多,喜清淡为少调元气,属于自保;北方人为御寒必多调元气而口重。

现在健康饮食原则的第一条就是要清淡,并认为多食咸、口味重可以造成心脏病或高血压。其实是脾肾两虚则喜咸,是脾肾两虚会造成心脏或血压的问题,而不是吃咸。

要口味还是要营养?营养学的基础是维生素 ABCDE 等等,其实呢,东西吃下去, ABCDE 等怎么生发怎么转换?怎么吸收?—要看自己脾的运化能力,二要看小肠的吸收能力,五脏六腑怎么辗转腾挪属于“不可思议”,而那些理论都属于“可思议”。所以,吃自己喜欢吃的至少落个舒服和美滋滋,至于有人狂吃滥饮、不知节制,那是“贪”在作祟,要治的是“贪”,而不是食物。

能吃到恰到好处,东西再好也不多吃一口,那是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腠理   健旺   气味相投   都会   小肠   营养学   脾胃   高血压   头发   节气   元气   清淡   口味   东西   能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