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和榴莲的故事

最早知道“榴莲”这种东西,还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读过的《地理知识》杂志上。那时看杂志中讲到这种东南亚的水果,说有人对它的气味非常厌恶,而喜欢它的人会为此“留恋”“流连”。当时这本杂志在介绍这种水果的时候,既没有描述它的外貌,更没有照片或插图,所以我只能想象它的模样。

当时在我的想象中,榴莲应该是一种和梨子大小差不多的水果,可能是臭豆腐一样的气味,但吃起来让人欲罢不能。由于没有机会见到这种水果,后来就慢慢地把它忘掉了。

直到1999年,我到新加坡培训,到酒店住下后第二天一早出门看看周围的环境,隐隐约约地闻到一股类似汽油但又比汽油多了一点点腥臭的味道,循着味道走过酒店门前的马路,发现酒店对面就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市场里有各种摊贩和食肆,那个味道就是从这里飘来的。

那时候出国,我们都不舍得在外面花钱吃饭,每人的箱子里都带了不少方便面,整个团里我是带得最少的一个。因为开始没打算到这里花钱,所以第一次走到这个市场的时候,只是往里看了一眼,知道里面有地方可以吃饭,但没有真正走进去,还是先回到酒店继续吃自己带来的方便面。

这样吃了两天方便面就觉得腻了,想了想还是到马路对面尝尝新加坡当地人的饮食吧。于是过了马路来到了市场当中,找了个靠近路边的食摊,要了一碗3.5新加坡元的大虾饭,里面有一只大虾半根油菜。吃罢饭,顺便逛了一下市场,这才发现那股味道的来源是一个水果摊,上面摆着一种很大的水果,这种水果过去没有见过,问了一下摊主,正巧摊主会讲华语。对了,新加坡的国语是英语,很多华裔并不会讲华语,而是讲英语,有的还可以讲马来语。这个华裔摊主很热情,见我是个外人,就立即告诉我这种水果就是榴莲。我一下子恍然大悟,原来小时候书上看来的榴莲是这个样子的!

看着眼前的榴莲,一下子把我过去想象中的榴莲的模样和味道击得粉碎,原来这种水果是这么个大家伙,而且这股散发着汽油混合着烂鱼的气味,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人“留恋”和“流连”。我站在摊主面前,摊主很热情地让我尝尝,我鼓了半天的勇气,最终也没有下这个决心,和摊主笑了笑告辞了。后来才知道,新加坡的法律规定,在公共场所的室内禁止带入榴莲,这也就莫怪卖榴莲的都是在露天的市场里呢!

回到酒店,我跟团里的其他人说起发现了榴莲,好几个人也都说看见了这个水果,可谁也受不了那个味,包括团里的几个女士在内,没有一个人品尝一口。

从新加坡回国后不久,国内的超市里也有卖榴莲的,想想真不如新加坡规定的禁止在公共场所的室内出售、食用榴莲,我们这种做法,弄得超市里面榴莲柜台的周围都是这种腥臭味道,真是“不讲武德”。

现在榴莲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常见的水果,好多人真的对它“留恋”和“流连”,但我直到今天也不曾吃过一口,最多是吃过一次榴莲酥,还是让它的气味顶得受不了。可是家里人都喜欢吃榴莲,时常按照新加坡的规矩,买了之后站在家门外吃完,不把它带到室内来。

这大概也算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吧。

说说我和榴莲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榴莲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华语   腥臭   团里   摊主   新加坡   方便面   汽油   气味   马路   味道   水果   酒店   故事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