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唾如金话养生,生唾去痰,请保护好你的唾液

唾液和痰都是人体口腔中的分泌物,人在紧张焦虑的时候,唾液的分泌会变少,口干舌燥,所以有望梅止渴,生津止渴。

痰则多是身体出现异样,如感冒发烧、咽喉炎的时候,大部分都不吐不快。

今天就来从养生的角度,谈谈唾液和痰。

唾液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曹操为了长生,把当时的百岁老人皇甫隆请到王府,只见这位百岁老人红光满面,神采奕奕,步履矫健,动作敏捷,耳聪目明,声若洪钟。

曹操顿生敬慕之心,立即起身迎接,恭恭敬敬地向老人请教养生长寿之术。皇甫隆见曹操如此诚心诚意,将他的养生秘诀告诉了他:“要想寿命管,朝朝服玉泉。”这“玉泉”就是口中的唾液。皇甫隆进一步解释说:这是我的师傅蒯京秘传给我的,蒯师傅那年一百七十八岁。

惜唾如金话养生,生唾去痰,请保护好你的唾液

可惜曹操生性多疑,没有朝朝服“玉泉”,所以只活了六十六岁。孙思邈依着做了,所以活了一百多岁。

他在《养生铭》中写道:“晨兴漱玉津”,即每天早上醒来,以舌头搅上下腭,待唾液满口就吞下。

早在两千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素问·遗篇刺法论》就有这样的记载: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思,使气小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其硬物,如此七遍,坚持下去就有很好的祛病效果。


为什么唾液能治中医所说的肾虚病呢?

中医认为:“五脏化五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唾,是为五液。

唾液是肾化生的,反过来它又能补益肾。

惜唾如金话养生,生唾去痰,请保护好你的唾液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体,所以吞咽唾液津液,不仅能补肾,还能补脾。难怪古人把唾液称为“金津玉液”赞之为“玉泉”、“甘露”。


“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是完全依赖唾液而生存的;一旦没有了唾液,它们只能眼巴巴地等着饿死。而人要是没有唾液,口腔、舌头也不能运转。

有的老年人一觉醒来,咽干口燥,舔舌都很困难,这便是“干了天河水”。有的老年人说:“干了天河水,寿命长不了。”

唾液中含有大量的淀粉酶,有帮助消化的作用。

惜唾如金话养生,生唾去痰,请保护好你的唾液

唾液中还含有大量的溶菌酶和分泌性抗体免疫球蛋白A,有杀灭细菌和抵抗病毒的作用。唾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抗菌元素,其中一种抗菌力很强,低浓度即可抑制空气和水中的细菌,另一种杀菌力对口腔细菌无效,但可杀死外来的细菌。

人们常说“病从口入”,只要经常保持口腔清洁,有充足的唾液,就可以杀灭许多病菌,使其不能危害身体健康。

叩齿可使牙齿坚固,预防牙病。

《修龄要旨》中说,"小便时闭口咬牙,解闭再开,永无齿疾。"有人坚持叩齿,至老仍是满口牙齿完好无缺,还有人运用叩齿治好了牙周炎、龋齿等病。

惜唾如金话养生,生唾去痰,请保护好你的唾液

可见正如民间谚语所说:“清晨叩齿三十六,到老牙齿不会落。


舔舌鼓漱,刺激唾液分泌。

古代养生家称唾液为玉泉、甘露、金津玉液等,说明津液充盈才能健康长寿;而津液不足常会引起口干、舌燥、无汗、面部无华、大便秘结、舌上无苔及耳鸣等。

科学研究发现,唾液内含淀粉酶、溶菌酶和分泌性抗体,能助消化,中和胃酸,修补胃粘膜以及杀菌、抗病毒。

惜唾如金话养生,生唾去痰,请保护好你的唾液

唾液腺还能合成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对植物神经的生长、骨骼的形成、血钠和血糖的调节,都有一定作用。

据说,唾液中含有大量的钙质游离子的酵素荷尔蒙,还具有抗衰老作用。因此,惜唾如金是有科学道理的。

痰是不好的,是呼吸道的分泌物。但是唾液是好的,就是舌下的腺体分泌的。中医上饮玉泉之说 。

惜唾如金话养生,生唾去痰,请保护好你的唾液

痰一定要吐,里面有很多细菌有时还寄生虫什么的,如果不吐的话,有些细菌可以感染消化道。有很多消化道的疾病都是因为肺里的细菌被咽到肚子里了。

中医说的痰,为体内不流动的水液聚积而成,在体内长期存在就会阻塞人体气的运动。

人体气的运动,就是说各器官的正常运动,比如胃的消化,肺的呼吸,心的排血等等。

西医说的痰,是咽喉的病理分泌物,会致呼吸道的症状,咳,炎症等,都应该消除。

痰,是咽喉的病理分泌物,是呼吸道的症状的外在表现!

吐是一定要吐的,不可吞,只不过吐的时候不要太随意,不要影响环境,可以去卫生间吐入便池,或吐到纸上,包起后扔到垃圾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唾液   玉泉   天河   淀粉酶   玉液   朝服   长寿   津液   分泌物   呼吸道   细菌   皇甫   口腔   中医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