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咳嗽总不好,看《素问·咳论》中是怎么治疗的

慢性咳嗽

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咳嗽了,而其中慢性咳嗽又占有非常大的比例。绝大部分的患者在就诊前,均有自主服用多种抗菌药和止咳化痰药的行为,或者在一些诊所、医院静脉滴注抗生素,口服镇咳药但疗效不佳。慢性咳嗽在中医学中属于久咳、久嗽的范畴,其病程较长,病因病机也较复杂。

慢性咳嗽总不好,看《素问·咳论》中是怎么治疗的

《素问·咳论》

《黄帝内经》做为中医学经典名著,每一个中医都要进行学习和研究,其中有一篇《素问·咳论》中指出:“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所以咳嗽的病因主要为外内合邪。

慢性咳嗽总不好,看《素问·咳论》中是怎么治疗的

咳嗽从脾论

肺气虚衰:浸淫肺卫病之初,多因老年患者身体肺部虚若或有久病卧床,因之风、寒、湿诸邪上犯肺脏,肺失宣肃则见咳嗽、咯痰;肺气逆乱则喘气、胸闷;肺卫不固,则汗出、恶风。因风邪所致者,兼见咽痒、痰白等症;因寒所致者,兼见身冷、身痛等症;因湿所致者,兼见身重、眩晕等症。邪可单一致病,亦可相兼为病。在此阶段,肺卫之病,以致魄伤,而见疲乏、少言临床诸症。

脾虚失运:肺脾同病则表示疾病进一步发展,病邪入里,由肺及脾。脾失运化,则腹胀、便溏;脾失升降,则纳差、呕恶。在这一时期外感之邪入里,多会发生转变,风、寒、湿诸邪多杂合,或寒湿相兼,或寒湿化热,或风寒为患或风湿浸淫,其症亦有所变。在此阶段,肺脾同病,魄神乃伤,而见思睡、倦怠等症。

慢性咳嗽总不好,看《素问·咳论》中是怎么治疗的

纳入辨证标准

证属风痰恋肺证:症见咳嗽日久,痰色白或黄,或为泡沫痰,痰少或痰多,质黏,咽痒,晨起或夜间咳甚,或咳无定时,或见胸闷喘息,气短、气紧,口淡纳少。舌淡或红、苔薄白或厚,脉滑。其中咳嗽、咽痒为主症,其余为次症。

慢性咳嗽总不好,看《素问·咳论》中是怎么治疗的

治疗方法

组方:紫菀10g、苦杏仁10g、紫苏子10g、桔梗10g、前胡10g、桑白皮10g、浙贝母10g、百部10g、荆芥8g、陈皮8g、蝉蜕6g、甘草5g。每天1剂,水煎取汁300ml,分2次服用。疗程10天。配合口服复方甘草口服液,每次10mL,每天3次,服前振摇。疗程10天。

方解:方中紫菀、苦杏仁二者宣降肺气,化痰止咳为君药,其中紫菀温而不热,润而不燥,故寒热虚实、新久咳嗽,无所避忌;苦杏仁除胸中气逆喘促,为治咳喘之要药。紫苏子降气消痰,桔梗宣肺利咽祛痰,前胡清肺降气化痰,三者协同使用,有升有降,使气顺膈利,以助君药的止咳化痰之力,共为臣药。桑白皮泻肺平喘,泄肺中实邪;荆芥疏风解表,除在表之邪;百部、陈皮、浙贝母共用起润肺化痰、散结止咳之效,配伍蝉蜕祛风利咽,均为佐药。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又合荆芥、桔梗有疏风利咽、宣肺止咳之功,是为佐使之用。纵观全方,有升有降,宣肃并用,共奏疏风宣肺、祛痰止咳之功。

慢性咳嗽总不好,看《素问·咳论》中是怎么治疗的

结束语

患者在治疗期间不用口服其他药物,禁烟禁酒,忌吃肥甘煎炸、辛辣刺激性食物,避风寒,畅情志。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身体抵抗力。敬请关注《岐伯小医馆》,谢谢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素问   浙贝母   桑白皮   紫菀   宣肺   苦杏仁   蝉蜕   荆芥   紫苏   陈皮   桔梗   风寒   邪气   甘草   患者   不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