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药,不打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所引起的下肢异常总称,因下肢中小血管病变与微循环障碍,感染与周围神经病变所导致的足部坏疽、溃疡的慢性致残并发症。主要特征为感觉减退、四肢麻木、肢端发凉、静息疼痛、间歇性跛行、坏疽与溃疡。西医应用大量镇静剂与止痛剂治疗,效果不甚理想。

不吃药,不打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足

治疗方法

据不完全的统计,糖尿病患者中有15%以上出现足坏疽或者溃疡。这造成截肢等严重的病理反应。在治疗上对于还未出现溃疡、坏疽、感染的糖尿病足给予有效的治疗以遏制恶性发展是减少足部溃疡、截肢最有效的办法。

现代医学则认为,糖尿病足,病变的基础是由于糖尿病患者两大慢性并发症,即神经病变与血管病变。因患者机体一直保持高血糖和蛋白质非酶糖化的状态,脂代谢紊乱,血液高黏稠、高凝状态及下肢循环特点等多种原因,使得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易出现血管病变,管腔狭窄、管壁增厚,且微血管与微循环亦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使其下肢供血减少。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会导致肢体末梢保护性感觉的减弱或者丧失,足部生物力学出现改变;使得机体对足部保护缺乏,导致损伤,受损后,不易修复,此时再出现感染,控制较为困难,最终导致足坏疽。

不吃药,不打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足

中医辨证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可归属于“脱疽”、“消渴”的范畴,《灵枢·痈疽》中记载:“发于足趾,名曰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则死矣”。近代大部分医者认为糖尿病足,发病以气阴两虚、正气不足为其本,脉络瘀阻、气血瘀滞、湿热火毒炽盛为标,以血行不畅、络脉瘀阻为主要病机。糖尿病足发病率随糖尿病患者发病人数的增长而增长,且往往伴随着周围神经病变或外周血管病变与周围神经病变并存,因此其发病原因复杂。

不吃药,不打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足

《诸病源候论》指出:“其病变多发痈疽”,与现代医学中说的微循环障碍肢端缺血合并感染,而诱发糖尿病足观点基本一致。对尚未出现溃疡的糖尿病足初期,多是由于糖尿病者久病而脾失健运、气阴双虚、肾水亏损导致脉络瘀阻不通、运化失常、瘀血留滞,长时间沉积在脉络壁,固定未移,造成脉络闭阻。

熏蒸方和使用方法

组方:吴茱萸15g、桂枝15g、透骨草15g、红花15g、花椒15g、没药10g、乳香10g、鸡血藤30g、木瓜50g。将以上中药加水3000mL煎煮30分钟,药液温度维持40℃~42℃,患足先熏后浸泡,每天1次,每次30分钟,4周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

方解:熏洗方中没药、乳香行气止痛,鸡血藤、红花活血补血,吴茱萸、花椒、木瓜、透骨草、桂枝温经祛寒,通络止痛。

不吃药,不打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足

结束语

熏洗方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简单方便,患者易于接受。而且不会对身体脏器增加负担,适合患者长期使用。敬请关注《岐伯小医馆》,谢谢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痈疽   吴茱萸   鸡血藤   坏疽   周围神经   微循环   糖尿病足   下肢   并发症   脉络   溃疡   糖尿病患者   血管   糖尿病   足部   中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