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寡妇年,俗语:“寡年人难全,地收人不收”,是啥意思?

2021年的上半年已经过完,再过四天就是立秋了,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农村有句俗语说:“寡年人难全,地收人不收”,啥意思?今年正好是寡年,为啥是“地收人不收”呢?

2021年是寡妇年,俗语:“寡年人难全,地收人不收”,是啥意思?


何为“寡年”?

寡年也被称为“寡妇年”,意思就是在阴历的一年中,前后都没有立春这个节气。因为阴历的平年只有354天,而阳历的平年有365天,这就导致了阴历的年头和年尾都赶不上立春了。而立春为少阳,代表男人,如果没有男人也就是寡妇了,所以人们就把阴历中没有立春的年份称为“寡妇年”,简称“寡年”。

2021年是寡妇年,俗语:“寡年人难全,地收人不收”,是啥意思?


其实这只是因为阴历和阳历的时间差而导致的,因为阳历是根据太阳而制定的,而节气也是根据太阳黄道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得来的,所以节气与阳历是同步的。而阴历则是根据月亮绕地球运行而制定的,为了与阳历同步,阴历就用闰月的方法来补平这种时间差。

比如今年就是阴历的平年,只有354天,也是两头都没有立春的年份。因为前一个立春是鼠年的腊月二十二,下一个立春就跑到了虎年的正月初四,所以辛丑牛年就是“寡妇年”。因为“寡妇年”的寓意不好,人们在结婚嫁娶的时候都要讨个好彩头,所以要避开寡年。

2021年是寡妇年,俗语:“寡年人难全,地收人不收”,是啥意思?


地收人不收

古人对农作物的收成是非常在意的,因为庄稼的收成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为此而产生了很多关于庄稼收成的预言,比如《地母经》中对辛丑年的描述就是:“太岁辛丑年,疾病稍纷纷。吴越桑麻好,荆楚米麦臻。桑叶树头秀,蚕姑自欢欣。人民渐苏息,六畜瘴逡巡。”卜曰:辛丑牛为首,高低甚可怜。人民留一半,快活好桑田。

意思就是今年的庄稼收成还不错,其中“桑、麻、米、麦、蚕”等都有不错的收成。然而人和动物的生存环境就不怎么好了。比如“六畜瘴逡巡”的意思就是动物容易发生疫病,而“高低甚可怜”和“人民留一半”,就更好理解的,意思就是大家都不容易。

2021年是寡妇年,俗语:“寡年人难全,地收人不收”,是啥意思?


所以按照《地母经》中的说法,总结起来就是“疾病稍纷纷,人们渐苏醒;人民留一半,快活好桑田”,意思就是地里的庄稼收成还不错,但是庄稼丰收却没有人去收割了,也预示着是个灾年,所以就有了“地收人不收”的说法。而这些上古文明所留下来的东西,大多指的是中原。

那么《地母经》对庚子年的描述是:“太岁庚子年,人民多暴卒。高田犹及半,晚稻无可割。吴楚多劫夺,见蚕不见丝。”卜曰:“鼠耗出头年,高低多偏颇。更看三冬里,山头起墓田”。吴楚指的就是湖北湖南,以及周边各省的部分地区。

2021年是寡妇年,俗语:“寡年人难全,地收人不收”,是啥意思?


唐末的杜光庭对辛丑年有过这样几句描述:“辛丑年, 灾临定不虚。吴越炎千里,当“之”是夏初。但看入秋首,虫蝗处处有。饥殍死他乡,畜类多灾咎。”意思就是夏初降雨较少,天气比较干旱。秋首指的就是立秋前后,容易有蝗灾,也就是有灾难。而“饥殍死他乡”指的就是人。

其实辛丑年在人们的记忆中并没有什么好印象,比如上一个辛丑年是1961年,那时候正是自然灾害之时,无数人都因吃不上饭而离开了。再上一个辛丑年,也就是大家都熟悉的“辛丑条约”签订的那一年。

2021年是寡妇年,俗语:“寡年人难全,地收人不收”,是啥意思?


于是人们就认为辛丑年是“地收人不收”的年份,意思就是庄稼的收成可能还不错。若秋首无虫灾,庄稼就会丰收。但是人会不太顺利,再加上寡年的衬托,就更显得不那么顺心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寡妇   桑田   平年   立秋   时间差   太岁   阳历   节气   阴历   收成   立春   俗语   庄稼   快活   他乡   年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